● 摘要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在物理学科中开展重实践、重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而且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已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内容。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就是选题,课题的选题阶段至关重要。一个研究课题选题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课题研究成果的好坏,课题的选择和确定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环节,是决定学生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成果大小和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本课题旨在对高中生研究性学习中进行选题给予一定意义上的指导,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工作中做好这一起始阶段。 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综述部分。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开展研究性学习及选题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阶段。分两大部分,先分析了研究性学习中常见的问题:指出学生选题阶段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了选题不当产生的原因,指出指导学生选题中经常出现的误区,然后提出了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教学策略:指出选题应遵循的原则,选题的来源、选题的方式,提出了选题阶段的具体指导策略,最后指出如何填写选题报告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教改实践阶段。提出物理教学中学生选题的五步骤:指导学生初步选题--学生选题--论证课题--学生再选题--课题形成,及每一步所做的工作和具体的指导策略。经过教改实践的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得到学生选题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在选题过程起指导方向的作用,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后续的研究才会更精彩、研究性学习才会更有价值。总结了整个研究过程采用的指导方法,以供借鉴。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认为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实践中应进一步的提高。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回顾,简述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后要注意的问题。 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物理教学指导学生选题的具体策略和中学生选题的五步骤:指导学生初步选题--学生选题--论证课题--学生再选题(反复的训练,找问题)--课题形成,及每一步所做的工作和具体的指导策略,强调练习重复的次数要多,而间隔时间要短。总结了整个研究过程采用的指导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研究证明,此方法能有效减少学生的选题不当现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