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然而,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从实施科教兴国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角度,我们必须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政府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本文正是在较全面领会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当地教学实践而构建出一套"情境-探究"教学模式。 正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综述 针对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尤其是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基础上,对探究教学与情境教学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探究与情境进行了界定,继而简述了该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教学实践为依据,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当地教学实际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实验探索--协作交流--反馈评价。 第三部分"情境-探究"教学的情境设计 在构建"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重点对"情境-探究"教学的情境设计作了较系统地研究。首先,笔者阐述了情境的含义并从情绪和思维的维度将情境分为人际情境与问题情境两大类。然后具体论述了创设这两类情境的方法。对创设问题情境作了重点介绍,提出了五条问题情境设计的策略,即情境的真实性、冲突性、综合复杂性、"最近发展区"性、协商性。并将"情境-探究"教学的情境-探究与传统教学的情境设计作了比较。最后总结出四条情境设计的途径,即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实验演示情境、以多媒体模拟情境。 第四部分 教改实践 提出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从教改实践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来看,物理课堂中运用这一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而得出结论: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行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文所做的工作只是为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至于如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系统地实施"情境-探究"教学,还需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