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议行合一
【答案】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相对,指国家机关重要工作的决议和执行统一进行的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关间工作关系上的体现。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创造的政权组织原则,其基本内容是:(1)人民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权力,人民通过代表实施这种权力;(2)人民对于各种国家职能机构具有统辖权。
2. 首长负责制
【答案】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同时,行政首长负责制也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形式,是与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并不意味着行政首长可以独断专行或者滥用职权。
3. 村民自治
【答案】“村民自治”的提法始见于1982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宪法》第111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在广大农村的实践方式,是指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村民会议是村治的最高权力机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是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机构,执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村民自治的内容是“三个自我、四个民主”,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简答题
4. 简要回答县级人大实行直接选举的意义。
【答案】县级人大实行直接选举的意义体现为:
(1)县级人大实行直接选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代议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代议机关接受人民的委托,按照人民的意愿来管理国家。选举人大代表的过程,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把属于自己的国家权力委托给自己信任的人的过程,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
(2)县级人大实行直接选举有助于巩固国家基层政。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有更直接、更紧密的关系。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是否具有相应履职能
力,能否代表选民利益,准确反映选民意见,有效行使监督权利,会直接影响到人民切身利益和公共服务。
(3)县级人大实行直接选举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树立民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是公民政治生活的一次重要实践,是民主法治理念的一次教育,对于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政权观念,树立全民的民主精神,增强公民按规则行事的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4)县级人大实行直接选举能够实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制衡和地方分权制衡,是建立地方自治制度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推进基层自治。
(5)直接选举有利于反映民意,有利于人民意愿更直接直快捷地反映到决策层,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直接便利地反映民意,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差别,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5. 简述人类社会政府组织的共同特征。
【答案】人类社会政府组织的共同特征。如下:
(1)权威的广泛性。普通社会组织都制定有规则,在其成员中享有一定的权威,但缺少强制力。而政府所制定的规则,适用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且具有强制力。政府的权力是被普遍承认的,享有最广泛的权威。
(2)成员的非自愿性。大部分人从一出生都自然地成为该国的公民,也就是说,在未做慎重的选择或采取有意识的行动之前,就得臣服于国家的法律。各国公民的国籍的取得办法虽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长期居住并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他们的下一代从出生那天开始就自然具有该国的国籍,这是无法选择的结果。
(3)暴力的垄断性。每一个人类社会组织都必须处罚其成员违反规则的行为,政府也不例外。政府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是,政府拥有被法律授予的惩处权。政府拥有两项其他组织所没有的惩戒权:一是将犯法者处以监禁,二是剥夺犯法者的生命。一句话,就是唯独政府拥有暴力,而且这种暴力是合法的。合法地拥有暴力,以暴力为后盾,以强制手段执行其规则。
(4)权力的合法性。政府的行政权是国家(社会)权力的一部分。政府行政权的拥有,是通过法律和纪律授予的。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还来自于社会成员认为政府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是正当的,是具有法律和纪律效力的,并且应该予以服从。政府权力的合法性与政府的合法性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政府的合法性不仅来自于权力的合法性,还来自于政府的组成方式、政绩优劣、效率高低、是否公正廉洁等。
6. 比较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政府结构形式的区别。
【答案】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由于复合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联邦制,所以,联邦制和单一制就成为当前国家结构的主要形式。
(1)在单一制国家中,实行中央集权制。宪法没有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而把全部立法权笼统地交给中央政府。地方自治权则由中央政府以普通法的形式授予。中央政府也
可以通过法律收回它下放给地方政府的一部分权力。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分权关系中,其主动权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
(2)在联邦制国家中,联邦政府拥有统一的宪法、法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统一掌握军事、外交、财政等重要权力。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实行地方分权制。地方是中央政府的授权者。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地方政府的立法机关所授予的权力为限。地方政府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均在宪法中明确列举,未列举的权力则为地方政府的保留权力。中央政府+得以任何方式侵犯地方政府的保留权力。在这种自下而上的授权关系中,地方政府在自治问题上始终保持着主动权。
7. 简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中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
8.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答案】(1)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行使自治权利,遵照国家总的方针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并积极参与全国的政治生活。
(2)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的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
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卫生等等在内的广泛的自治权。
③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而建立。只要在一定聚居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构成了一级自治单位,就可以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9. 简要回答我国民族自治区域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答案】(1)民族自治区域制度的特点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少数民族都是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国家总的方针、政策、计划在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