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1005外国社会学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验社会学
【答案】经验社会学是指,涉及社会消极的关系和所有社会病态现象的研究,是滕尼斯的专门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工业革命
【答案】工业革命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后来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一一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英国在18世纪中叶,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具备的条件:①18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本国和殖民地人民的剥削和掠夺,基本上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②英国的圈地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农民丧失了土地,为工业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力资源。③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和与日俱增的商品需求,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④英国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手工工场,且内部有精细的劳动分工。这些都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创造了条件,使大工业生产的出现成为可能。
英国工业革命最先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飞梭”的发明,手摇纺织机的投入使用,水力织布机产生,特别是80年代中期经过改进的蒸汽机在工业中的应用,使劳动生产效率空前地大幅度地提高,这时大型的纺织厂开始出现。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了机器。英国的工业革命运动迅速地扩及法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这场革命引起了整个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变化。在漫长的中世纪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社会彻底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迅速地扩一大着自己的阵地。
3. 心理还原论
【答案】心理还原论坚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一人的心理或行为一一是一种更高层级的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以用低层级事物(如原子、神经元、基因等)及其相关理论(如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来加以解释与说明。心理学还原论还可以分为本体论的还原论和方法论的还原论。
4. 内音上冲突
【答案】内部冲突是指一个社会系统内群体之间的不和。内部冲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一面:
①内部矛盾、冲突或斗争有界定群体和增强群体认同的功能,能使群体成员认同于规范所定义的正确行为,使人们推崇社会所赞许的价值。
②内部冲突作用的具体方面:
a. 群体内部冲突可重新导致团结和平衡。
b. 内部冲突可以在“压力状态下,通过排除反对者来避免群体的解体”
5. 哲学社会学
【答案】哲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即揭示社会学研究的条件、前提和基本概念,对个别研究进行形而上学的综合。
6. 剩遗物
【答案】剩遗物,是强调和表示情感中具有的稳定性和不易变化的部分。理解剩遗物要把握住两个要点:①剩遗物不是情绪或心智状态,而是我们没有能直接认识,或许也不能间接认识的情感及与其表现之间的中介; ②剩遗物与人的本能有关,但不包括所有的本能,主要是指能够导致推理的那些本能。
7. 观察法
【答案】孔德认为,观察法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孔德把在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他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出发,把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大类,与之相应的观察分别称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
8. 成功命题
【答案】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这个命题主要涉及行为和奖赏的次数关系,即人最可能从事那些经常获得酬赏的活动。霍曼斯指出:这个命题所讲的是,不论一个人是因何种原因或理由而活动,如果他的活动被证明是成功的,那么,这个人就会重复该活动。
二、简答题
9. 谈谈你对社会学中“社会行为”概念的理解。
【答案】(1)社会行为的定义:
社会学中的社会行为一般指社会行动,最早有韦伯提出,并给出确切的定义。社会行为(包括不为和容忍)可能是以其他人过去的、当前的或未来所期待的举止为取向。“其他人”可能是单个个人和熟人,或者人数不定的很多人和完全不认识的人。社会行动本质上是以他人的举止为取向的个人的行动。就是“有着针对他人的主观动机”,即社会行动具有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只有具有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才是可理解的,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社会行动的分类:
根据是否合理以及合理性的程度,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
①目的合理性行动也称工具合理性或目的一工具合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的行动;
②价值合理性行动,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一一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一一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动;
③情感行动,即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决定的行动;
④传统行动,是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
(3)在研究经济行动时,韦伯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把经济行动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和实质合理性行动。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目的合乎理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目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10.试评价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答案】(1)达伦多夫提出辩证冲突论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的社会观及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密切联系的。他的社会观及对功能主义的批评是辩证冲突论的理论前提。达伦多夫的冲突论基本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冲突思想批判、吸收和改造基础上,同时部分地吸收了韦伯和齐美尔的观点。
(2)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的评价
①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对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a. 他有力地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打破了西方社会学界墨守成规的窒息气氛,动摇了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至尊地位,推动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多兀化发展,丰富了当代的社会学理论。
b. 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使人们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他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角度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冲突,对于被统治阶级保持阶级意识以捍卫自身利益是有促进作用的。
c. 他对一般社会冲突的精细分析以及对冲突调节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了解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策略,对于其他国家研究和解决本国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从根本上说,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仍然是一个不符合社会现实的理论,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抽象的吸收,具体的否定,这暴露出其理论的不足。
a. 他对当代西方社会变化的认识是有道理的,但是据此对马克思阶级论所作的修正则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