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综合复试之国际政治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集体自卫权

【答案】集体自卫权是指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的权利。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主权国家拥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这一条款成为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分别组建军事联盟的法律基础。冷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多次提出要脱离战后体制、制定新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与美军并肩作战。日本安倍上台后,这种动向更为明显。

2. 综合安全

【答案】综合安全是指涉及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多方面的安全概念。哈夫顿多恩认为,安全是一段时间之内对价值和体系的维护。这里所说的价值,就国家层面而言,应该是一种综合体。具体地讲,它应该涉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在对外关系中所追求的利益,也包括国家在国际互动中对内部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军事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以及生态体系的维护。用近年来国外学者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来概括,国家所维护的安全是一种“综合安全”。

3. 外交谈判

【答案】外交谈判是指国际上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谈判,如国际贸易合作、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军事纠纷、围绕朝核问题进行的“六方会谈”、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多方会谈等等。外交性谈判程序严谨,准备充分,效果鲜明,影响较大,谈判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制约性。

4. 权力转变理论

【答案】权力转变理论是指奥根斯基提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竞争,导致战争的原因并不是国家间能力的不平等,而是国家能力的改变。说得确切些,当一个对现状小满的挑战国开始得到类似于霸权国能力水平的时候,战争就会发生。挑战国会发动战争以巩固其地位。

5. 国际政治系统

【答案】国际政治系统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但国际政治系统更强调这种有机联系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国际政治系统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政治系统,又称一般的国际政治系统,主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也可以称为国际

关系体系。狭义的国际政治系统,主要特指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国际政治格局。

6. 自然环境

【答案】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其中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经常必要的条件。它包括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幅员大小、地形地貌、土地与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人口数量和质量与人口结构等自然地理内容。自然环境不仅与国家的力量、地位、外交政策以及国家间关系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体系的运行有重大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自然环境因素既是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又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7. 暴力外交

【答案】暴力外交是指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的一种外交。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例如,当一方向另一方威胁,“如果不合作我们就采取军事行动,直到你回到谈判桌为止,所构成的就是这样一种外交模式。

8.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在途径上与行为主义是一致的,包括经验观察、科学实证、知识积累等要素的一种研究方已答法。作为一种“范式”,实证主义有四个基本假定:①科学是一个整体,无论自然科学领域还是非自然科学领域,都应适用相同的方法; ②事实与价值是有区别的,在理论之间,事实是中性的; ③社会领域像自然界一样也有规律性,运用寻找自然规律的大体相同的方法,就能够“发现”这些规律性; ④确定陈述是真的方式,依赖于对事实的检验。实证主义的方法,体现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

二、简答题

9. 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引起国际冲突?

【答案】生态环境的变化会改变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从而引发冲突与战争。一般来说,可能导致冲突的生态环境的改变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生存空间的改变,另一种是生存资源的改变。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最重视的就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特别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争夺。环境问题引起国际冲突的原因主要是:

(1)生存空间的改变

生存空间的改变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农田的荒漠化等。它对国家间的冲突通常只有间接的作用,即它有可能改变某些国家的生存资源的状况,并进而导致国家间的冲突。例如,气候变暖和土地荒漠化会造成资源短缺,而资源短缺会造成环境移民,这种环境移民很可能造成国家间的冲突。

(2)生存资源的改变

生存资源的改变包括水、石油、渔业等资源状况的改变。它对国家间的冲突通常有直接的作用。例如,水供应的减少就可能直接导致国际冲突,这种情况在中东地区已出现过多次,并曾导致了大规模的战争。

生态威胁的严重性给国家提出了维护生态安全的紧迫任务。国家要实现生态安全有两个意义:一是国家要保持适意的生存空间,二是国家要保持对必要的自然资源的利用。

(3)生态战争

生态战争是指带有敌意地蓄意破坏别国环境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敌对国家的生态环境,给敌对国家造成灾难性后果。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大量投放化学制剂破坏越南的森林,就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战争行为。

10.什么足“合作安全”、“共同安全”与“综合安全”?

【答案】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人们在拓展安全视角的同时,又陆续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并形成了“新安全观念”,其中包括“合作安全”、“共同安全”与“综合安全”等概念。

(1)“合作安全”是区别于以往以对抗为特点的安全战略,提出安全合作,是人们对安全问题上相互依赖关系的认可。

(2)“共同安全”即一国的安全是以全部国家的安全为条件。

1982年,以帕尔梅为首的“裁军与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率先提出了“共同安全”的概念。“共同安全”作为一种安全战略,是以国际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前提。按照这种战略,单独一方实现的安全,不可能是长久、稳定的安全。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安全,都必须以所有相关国家的安全为条件。

(3)“综合安全”强调安全的多层面,以区别于以往单纯强调政治——军事安全的研究。 国家安全的维护,应该涉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在对外关系中所追求的利益,也包括国家在国际互动中对内部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军事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以及生态体系的维护。

11.简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答案】(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具体有: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

a. 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欺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之苦;

b ,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绝不愿像过去那样受别国维护的奴役促进和压迫、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外交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必须是和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