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意在于() 维护封建礼教。 反对思想教条。 重塑孔子权威。 反对儒家思想。
“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A.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B.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C.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 D.作者反对盲从孔子。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以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顾炎武主张() A.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 C.男女平等。 D.反对宋明理学。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提出:“君子之为学也,……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救之。”“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