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信用评级(credit scoring)
【答案】信用评级是指公司根据客户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分和级别界定。信用评级一般采用“信用5C 分析”来确认信用等级,5C 分别为:品德(Character ); 能力(Capacity ); 资本(Capital ); 担保(Collateral ); 条件(Conditions )。另外一种方法是信用评分法,指先对一系列财务比率和信用情况指标进行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出顾客综合的信用分数,并以此进行信用评估的一种方法。进行信用评分的基本公式是:
式中,Y 为某公司的信用评分; a i 为事先拟定出的对第i 种财务比率或信用品质进行加权的权数 X i 为第i 种财务比率或信用品质的评分。
2. 相关系数
【答案】
相关系数用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公司理财中等于两个公司股票收益的协方差除以两个公司股票收益的标准差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两种证券的收益率,相关系数的取值总是介于之间的值为正,表
的值明两种证券的收益有同向变动倾向的值为负,
表明两种证券的收益有反向变动的趋向
为零,表明两种证券之间没有联动趋向
的联动关系也逐渐减弱。
3. 短期经营活动(short-run operating activities)
是两种极端情形:前者表明两种证券间存在完全正向的联动关系;
后者表明存在完全反向的联动关系。随着的绝对值的下降,两种证券间
【答案】短期经营活动是指公司日常经营中的有关事件和决策,一个典型制造性公司的短期
经营活动包括以下一系列事件和决策:
短期经营活动导致了既不同步又不确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模式。
4. 全球化(globalization )
【答案】全球化是指全球经济活动被纳入一个以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联结起来的全球性网络,在全球范 围内寻求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重组。经济全球化以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驱动力,以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为核心,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为形式,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优化 组合,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5. 辛迪加(syndicate )
【答案】辛迪加又称为承销团,是指同意向发行人购买新股并向公众出售的承销商,众多投资银行根据协议共同负责发行公司股票的销售。如果发行人的证券数量数额较大(如我国规定当发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过人民币5000万时,应当由承销团承销)时,一家投资银行可能难以承受,则牵头经理人(lead manager ,最早的那家投资银 行)可以组成辛迪加或承销团,由多家投资银行一起承销。如果牵头经理人不止一家,那整个集团就被称为联合牵头经理人(co-lead manager)。除了牵头经理人,集团里还有经理人(manager )、主承销商(major bracket)、辅承销商(mezzanine bracket )和次承销商(sub-major bracket),各家投资银行在集团中的地位是由其在集团中所占的股份决定的。
6. 售后租回(sale and lease-back)
【答案】售后租回是指承租方将原来属于自己的资产出售给出租方,然后再以租赁的方式从出租方手中租回使用。这种类型的租赁大多是在承租方出现财务困难,急需资金使用时采用的,它既可以保证承租方继续使用资产,同时又能通过出售资产获得必要的资金。在这种租赁合同中,除财产所有权的名义发生变更外,其余条件(如负责维修保养等)均无变化。
售后租回的好处是一方面企业可以获得现金收入,暂时缓解企业的财务危机,另一方面又能继续使用原资产,不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进行。
7. 盈利指数(profitability index)
【答案】盈利指数是初始投资以后所有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初始投资的比值。盈利指
数可以表示为:盈利指数
盈利指数法的决策法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项目的采纳与否决策中,盈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时采纳,否则拒绝该方案。在有多个互斥项目的选择决策中,应采用获利指数超过1最多的投资项目。
8. 股票拆细(stock split)
【答案】股票拆细又称“股票分割”,指经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认可,公司将一股价值较高的股票等分为若干股面额较低的股票的行为。这样会使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从而使得每股面额降低,但股东权益总额、股东权益内部构成不会发生变化。股票分割须以比例为基础调整每股面值,以期降低每股市价,刺激投资者购买。
就企业管理当局来说,实施股票分割的目的或动机主要在于:降低股票市价,吸引更广泛的散户投资者,增强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促使企业兼并、合并政策的实施;传递盈利能力增强的先导信号。
9. 会计报表
【答案】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的信息运载手段,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 东权益)变动表;附注。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基本假定和目标构成了会计报表表述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是会计 报表的基础,一切其他概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会计报表的基本假设有主体假设、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为一系列使用者提供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化的信息。为此目的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要,但是它是以过去的交易与事项为基础的,且必 须符合确认的基本标准。另外,会计报表的目标应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特别是最主要的使用者评估主体管理当局履行资源受托责任的情况并据以做出重大的经营方针、人事任免与奖惩决策。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做到公允表达。 10.直接套汇与间接套汇
【答案】按照套汇交易中所涉及的外汇种类多少,套汇可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直接套汇,又称“两角套汇”、“两点套汇”,是指利用同一种货币在两个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差异,同时在这两个外汇市场上一边买进、一边卖出这种货币,以赚取汇率差额的套汇活动。间接套汇,又称“三角套汇”、“三点套汇”,是指利用三个外汇市场上外汇汇率的不均衡,在三个市场之间调拨资金,
买卖外汇,赚取差额收益的外汇交易活动。套汇活动使不同外汇市场上同种货币的汇率趋于接近。
判断是否存在间接套汇机会的原则是:将三个市场上的汇率转换为用同一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或间接标价法)表示,并将被表示货币的单位都统一为1,然后将得到的各个汇率值相乘。如果乘积为1,说明没有套汇机会;如果乘积不为1,则存在套汇机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