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行政组织中集权制和分权制的划分依据是( )。
A. 决策和承担责任的人数
B. 上、下级职权的大小
C. 同一层次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异同
D. 行政组织内各机构功能和性质
【答案】B
【解析】集权制与分权制。这是依据行政组织上、下级职权的大小来划分的。集权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决定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受控地位,凡事都依据上级命令或秉承上级指示办理的组织体制; 分权制是指行政组织中的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自主权,能自行解决、处理问题,不必事事请示上级,上级对下级在权限范围内的事不加过多干涉的组织体制。
2. 在行政监督制度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近代西方的卢梭、潘恩等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基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提出应当属于人民的权利的是( )。
A. 民主权利
B. 自由平等权
C. 国家主权
D. 生存发展权
【答案】BD
3. 我国政府机构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国务院、省、县和( )。
A. 居委会
B. 街道
C. 村
D. 乡
【答案】D
4.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法案标志着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A. 《彭德尔顿法》
B. 《克莱顿法》
C. 《国家公务员法》
D. 《联邦法》
答案:A
【答案】
【解析】美国国会于1883年制定了《文官制度法》(俗称《彭德尔顿法》),该法规定文官委员会领导的文官制度在联邦的任命中执行功绩制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奠定了现代美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5. 调整行政系统涉及的各种关系,以实现行政日标的活动被称为( )。
A. 行政沟通
B. 行政协调
C. 行政决策
D. 行政指挥
【答案】B
【解析】行政协调是调整行政系统涉及的各种关系,以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行政协调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能够保证行政过程的稳定,正常发挥行政功能,提高行政效益。
6. 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
A. 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 文化职能
D. 社会服务职能
【答案】ABCD 。
7. 从经济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任务的主要途径是( )。
A. 降低行政费用
B. 增加行政支出
C. 士曾加税收
D. 增加行政人员数目
【答案】A
8. 政府管理财政收支的准则是( )。
A. 国家预算
B. 税制
C. 财政政策
D. 财政体制
【答案】A
二、概念题
9. 政府干预主义
【答案】政府干预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要全面增强国家的作用,政府不应仅,是社会秩序的消极保护人,还应是社会秩序与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者,特别是要熟练和有效地利用政府财政职能影响经济发展。由此形成了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认为,市场小是万能的,如没有国家的宏观管理,市场经济会成为万恶之源,资源也会遭到毁灭和破坏。
10.行政回避制度
【答案】行政回避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与所处理的事务有利害关系,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进展的公正性,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请求,有关机关依法终止其职务的行使并由他人代理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回避的范围是:
(1)职务回避。即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
(2)公务回避。指国家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者涉及与本人有上述职务回避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3)地区回避。指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国家公务员除外。
公务员回避制度对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和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有重要意义。
11.三T 原则
【答案】“三T ”原则由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即:①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 ②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y); ③尽快提供情况(Tel1 it fast)。具体内容有:①要主动沟通。危机爆发后,要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成为信息主要来源,别人的声音便无足轻重。②要充分沟通,提供关十此次事件的全部情况,即最大限度地扼杀谣言滋生的空间,避免在谣言四起的情况下被迫辟谣,陷入被动局面。③要迅速沟通,即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为掌握主动权赢得时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