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共湖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808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广义行政改革

【答案】广义行政改革是指一切与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归属及其行使相联系的改革。广义行政改革是与广义政府的概念相一致的,其核心问题在于行政观念的转变。广义行政改革在范畴上接近广义的政府改革,在实施操作方法上,则要求政治、经济、行政三大体制改革几乎同时启动并以其他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为自身顺利发展的充足条件。

2. 国家预算

【答案】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律程序批准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和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计划,国家预算反映着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具体说来,财政收入反映着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力的来源和规模,财政支出则反映着国家财力使用的方向和目标。同时,预算收支的对比还反映着国家财力的平衡状况。根据不同的标准,国家预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等。国家预算的原则主要有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和年度性。

3. 恩格尔定律

【答案】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应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的公式是: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4. 行政复议

【答案】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主体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机关对原处理决定进行重新审查并做出相应决定的行为。行政复议亦既可以视为行政法制监督制度,又可视为行政救济、行政责任制度,还可以视为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复议的特征包括:

①行政复议所处理的争议是行政争议;

②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井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③行政复议主要采用书面审查的方式,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听证的方式审理。行政复议要遵循

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

5. 财政权

【答案】财政权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对政府提出的预算和决算进行审核和批准,来约束政府行为的权力。财政权是西方国家的议会的主要权力之一,财政不仅是国家权力活动的经济前提,也是保护与限制公民财产权利、积极促进社会福利的物质手段。政府提出的年度总收入和总支出均需得到议会的同意,政府的支出只能限于议会同意的范围。从西方国家行使财政权的实际情况来看,资财大权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但议会在一定条件下起到监督作用,主要防止政府对国家资财的浪费或无度使用,以及非法用途。

6. 沃尔克震荡

【答案】“沃尔克震荡”是指由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在1979年夏天倡导实施的激进货币政策。这一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不惜一切代价制止通货膨胀。依据这一政策美国连续三次提高了官方利率,骤然把名义利率提高了近20%,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兀飘升,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带来了持续数年的高失业率。“沃尔克震荡”一举改变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要保证“充分就业”的经济思想,成为里根政府对罗斯福“新政”经济体制全面进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清道夫。1982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是“沃尔克震荡”在国外的直接牺牲品。

7. 违宪审查权

【答案】违宪审查权是指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和司法程序审查和裁决立法与行政是否违宪的一种权力。各国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大致上有以下三种体制:

①由立法机关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中国的宪法监督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行使。

②由普通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这本是美国最高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形成的宪法惯例,后来有许多国家仿效这种制度,并在宪法中作了明文规定。

③由特设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指设立宪法法院、宪法法庭或宪法委员会等专门机构,专门处理违宪案件,保证法律性文件同宪法的一致。

在监督机关审查处理违宪案件的方式上,各国也各不相同。就处理法律、法令等规范性文件与宪法相抵触的案件来说,有以下两种不同方式:

①事后审查,即在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之后审查。大多数国家采取事后审查的方式。

②事前审查,即在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以前,先由宪法监督机关审查。采取事前审查制度的国家很少。宪法监督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进行审查之后,要作出是否违宪的结论。这种结论一般都具有强制性,被宣布为违宪的规范性文件将全部或部分失去法律效力。在中国,因违宪而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以及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没有法律效力。

8. 凯恩斯

【答案】约翰. 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打破了此前100余年间在经济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古典均衡理论,被学术界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理论的要点包括:

①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

②非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有效需求”的不足;

③国家十预理论: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收,增加预算支出,以刺激私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就业; 当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时,政府可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收,降低预算支出,以抑制通货膨胀。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影响了一代经济学家,并成为那个时期西方国家政府基本公共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以至于20世纪30=70年代被称为“凯恩斯时代”,凯恩斯本人因此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

9. 直线分权制

【答案】直线分权制是指把组织的一种职能或者生产程序的某一阶段或某一部分,相对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组织来看待的组织结构模式。直线分权制不是真正的分权管理,而是介于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之间的一种管理组织模式。其优点在于:调动组织各部门的积极性; 解决组织规模过大不易管理的问题; 行政首长将部分权力分给下级职能部门或生产单位,减少了自己的行政事务,从而把精力集中到战略问题上来。其缺点在于:行政长官难以为生产单位制订的明确任务,造成考核上的困难; 各生产单位领导人难以了解企业的全貌,在信息沟通和决策权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国家行政组织结构中,除某些大型公共建设项目需要外,通常较少采用。

10.制度

【答案】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就国家形态而言,制度是指以宪法、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的正式规则和以习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规则交错构成的一整套的规则体系及其实现机制,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存续和利益分配而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复杂的“交易”方式共同选择、共同安排且必须共同遵守的关于人们社会行为的规则体系。

二、简述题

11.简述划分行政授权的方式。

【答案】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行政授权的方式也不同,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行政下作内容的重要性程度、上级行政主体的管理水平和下级行政主体的管理能力等综合情况,可将行政授权划分为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制约授权和弹性授权等方式。

①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以这种方式进行授权并非上级向下级指派特定的行政事务,而是上级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