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共湖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808行政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方法

【答案】行政方法又称行政管理方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履行行政职能、开展行政工作、完成行政任务、实现行政绩效,而采用的各种管理于段、措施、办法、工具、技术、路径的总和。行政方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行政基本方法。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纪律手段和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等。

(2)行政程序。指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3)行政计划。指行政组织对未来行政行为的方案。

(4)行政技术。指行政方法中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方面的技术并逐步实现量化的那部分内容,其特点主要有实践性、条件性、策略性和创造性等。

2. 辞职

【答案】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自愿申请辞去现任公务员职务,终止与行政机关任用关系的制度。辞职是公务员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完全出于公务员本人意愿的自主行为。公务员辞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在三个月内予以审批,审批期间,申请人不得擅自离职。国家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国家公务员三至五年的最低服务年限,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不得辞职。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的国家公务员,不得辞职。公务员辞职后,不再保留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3. 亨廷顿悖论

【答案】亨廷顿悖论是指亨廷顿提出的“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却滋生着“不稳定”的矛盾命题。现代化必然伴以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然而它在政治体制输出方面所造成的变革却加剧了腐化,由于与现代化相关联的政府权威的扩大和受制于政府活动的增加,严厉的反腐败举措反而可能增加腐败的机会。这就要求政府自觉地建立起自我规束的机制。由于政府缺乏自我规束的能力而导致政府下台甚至引发社会动荡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自我规束的能力才会成为评判政府公共行政能力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标准。

4. 政府绩效与结果法

【答案】《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是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意在提高政府绩效的法案。该法案认为,联邦事务中广泛存在着浪费和无效率的行为。这些行为既降低了美国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也削弱了政府满足公民需要的能力。由于对结果和绩效的关注不足,致使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

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强调政府行动的绩效和结果。为此,该法案明确提出了政府绩效改革的目标:

①联邦政府必须系统地为自己的行动结果承担责任;

②通过绩效改革运动,引导政府行为确定项目目标并相应实行绩效评估,并向公众公布结果; ③通过注重结果、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对公众的责任感;

④为联邦官员提供更多的关于项目结果和服务质量的信息,促使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和高质量的服务;

⑤为制定相关法令提供更多的关于目标方面的客观的信息,增进国会决策,促进联邦项目的效率和效能;

⑥提高联邦政府内部不同机构相互间的管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是美国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里程碑,来对世界各国政府的绩效管理影响深远。

5. 行政规划

【答案】行政规划,又称行政企划,是指政府对未来较长一个历史时期的行政目标、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就其它行政事项所作出的预测性总体构想。行政规划的特征是战略性、总体性、整合性和原则性。科学的行政规划是在历史研究、现状分析和未来预测的综合基础上进行的。其对未来行政主要起一种框架的和导向的作用,但一经制定,就会不仅对政府自身,而且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6. 重新管制

【答案】重新管制是指里根政府在放松管制改革的基础上,针对必需监管的领域进行的监管调整活动。重新管制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监管领域是放松经济性监管并加强社会性监管,表现为在不干扰市场经济自由调节机制的前提下,对特定产业进行质量、安全标准等方面的监管。例如成立了联邦航空安全局,负责依法监督和管理各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而不再从事票价控制、航线分配和市场进人管制。在国家层面上则体现为对议会、总统、监管机构权力的重新调整,主要是加强了总统对监管过程的管理。重新管制的实质是政府开放了所有这些敏感的、“战略性的制高点”,并在开放市场的基础上探索行政管理的新经验。

7. 行政计划

【答案】行政计划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其他有关规定,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或为实现这些社会目标准备条件,所制定的行动方案。该方案一经制定,便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某个特定领域的政府活动的根据和准则。完整的行政计划一般由以下因素构成:①计划目标; ②计划主体; ③地理区域; ④详细程度; ⑤达成计划的手段; ⑥计划期限,期限这个因素包括两个方面:计划包括时间的长短,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的全部时间; ⑦权力分布; ⑧成本和收益,成本和收益这个因素反映了实现目标所需付出的代价和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

8. 行政沟通

【答案】行政沟通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内外的相关人员或团体之间在观念、意见、信息、感情方面相互厂解和相互认同的活动和过程。沟通是重要的行政管理方式,能减缓分歧、摩擦、对立和冲突,造成祥和融洽的氛围,化阻力为助力,因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现代各国政府所重视。现代行政沟通是与政府的公共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9. 巨物

【答案】巨物是指不断膨胀的公共行政机构,其是对科层制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权力扩张和公共预算最大化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恶果的形象化描述。传统官僚主义体制对专门技术的崇拜和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问题的模式,导致了政府的无休止扩大。部门与部门重叠,机构与机构交叉,最后形成官僚主义的大迷宫。官僚制度功能失调和政府公共开支的几乎无限制地增长是这种恶果的具体表现。

10.行政扶助

【答案】行政扶助又称行政支持,主要指政府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例如,社会公平、促进发展等,通过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宣示等公共政策形式,对社会特定的阶层、群体、行业等给子某种支持。作为一种公共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扶助经常表现为一定的政府计划,例如中小企业贷款计划等。行政扶助以造就一定的活力或发展能力为直接目的,表现为凭借政府的行政扶助,一定的主体形成一定的能力,进而实现一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成就。

二、简述题

11.简述行政伦理的含义。

【答案】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系统。行政伦理的内涵相当丰富,体现了行政管理在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责任和公共价值等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公私利益关系的观念体系。如何处理公私关系成为判断行政主体道德与否的伦理标准,从公共利益出发公正行事就成为行政伦理的根本之所在。行政伦理作为一种公共伦理,其区别于一般伦理道德的本质特性就是公共性。

(2)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体系。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行政伦理意义上的义务在其所承担的各种道德义务中是处于较高层次的义务。由于公共利益至上的本质规定,在各种道德义务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公职人员往往需要牺牲其他道德义务而保全行政道德义务。

(3)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政府管理的价值体系。行政伦理是关于整个政府管理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公务人员的个人道德、行政管理的职业道德、行政机构的组织伦理及行政过程中的政策伦理等方面。

(4)行政伦理是关于行政管理职业规范的范畴体系。任何伦理道德都包含着一定的规范体系。从体系性角度分析,行政伦理是包括行政理想、行政态度、行政责任、行政纪律、行政良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