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翻译材料是选自Nature的一篇综述类论文。文章从保护区的性能和潜力,海洋和陆地保护区覆盖现状以及保护区有效性欠佳等多方面对保护区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向公众完整呈现保护区应有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从而呼吁加强对保护区的支持。
针对本翻译项目的研究主要是从中英语言表达不同背后所隐藏的思维习惯差异入手,分析围绕科技英语中常见的无灵主语句现象,结合文章译文的具体实例对无灵主语句的汉译方法进行归纳。从思维习惯上讲,西方人受科学主义和形式逻辑的影响,形成了注重客观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语言表述以客观事物或其发展过程为描述的突出点,语言形式上讲求严谨有逻辑,用词高度抽象化。而汉语在儒家“天人合一”等思想的背景下发展,形成的是注重整体性、人的主体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这种思想背景对语言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句子不追求严格的语法结构,句意的理解主要靠人的悟性,而不是靠句法结构。其次是以人自身为出发点,陈述带有人的主观性干扰。最后是倾向于以具体事物作为主语。
无灵主语句因主语的无灵性而引起的句子特点,如突出主题、表达客观等很好地体现了西方的思维方式。在英语中可以由抽象名词、“there be”结构和形式主语“it”等展开无灵主语句。其中抽象名词是指表示动作、心理和抽象概念的名词,在句中作主语不仅体现了英语的抽象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反映了西方人注重客观事实的思维特点,也起到突出句子主题的作用。同时造成句子词语密度大,组句具有严格的结构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而“there be”结构和形式主语“it”引起的无灵主语句则体现了英语追求严格的句子形式的特点,同时从以客观角度出发阐述事实,避免了人的主观性。
对于英语无灵主语句的汉译分两方面,一是对原主语的处理和对新主语的选择;二是整个句子采取何种译法。对原主语来说,处理方法包括译为状语、宾语和沿用为译文主语;对译文主语的选择则包括:无主语,分析语境从原文挑选新主语,使用泛称代词等。对于整个句子的汉译则可借鉴长句的译法,采用顺译法、综合法、逆译法和拆分法等。
本研究希望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对科技英语中的无灵主语句的汉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