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之国际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总需求
【答案】总需求是“总供给”的对称,是指一个国家的各个市场主体依据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市场反映出来的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计划支出总量。总需求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即消费总支出、投资总支出、政府总支出和净出口总额。在最新的国民核算体系中,政府总支出被分解为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分别归入消费总支出和投资总支出。因此,总需求的构成又被认为是:总需求=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2. 消费者剩余
【答案】消费者剩余是指对于一件商品消费者所愿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与他的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产生是由于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的不同数量评价不同,他对这种商品的不同数量所愿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也就不同。在厂商不能对消费者索取差别性价格的条件下,决定市场价格的是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他正是对这一产品评价最低的消费者。这样,那些非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津贴”,这就产生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佘由产品需求曲线以左和市场价格之上的那块面积表示。把所有消费者剩余加起来,就得到总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几何表示参见图。
图
3. 载体货币
【答案】载体货币是一种在发行该种货币以外国家的国际交易中被广泛用作度量标准的货币。因为美元在如此众多的外汇交易中发挥着中枢作用,美元有时也被称为载体货币。
4. 边际支出倾向
【答案】边际支出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
表示增加的消费,则边际支出倾向的公式为:
第 2 页,共 14 页 表示增加的收入
,在一般情况下,边际支出倾向大于零
而小于1。因为全部増加的收入分为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储蓄两部分。所以,边际支出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等于1。对消费统计资料的研究证明,在短期中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在长期中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5. 跨时贸易
【答案】跨时贸易是指用现在的商品换取未来的商品的交易方式。跨时贸易不是在某一时点上以一种产品交换另一种产品,而是在某一时段上用今天的产品来交换未来的产品。在跨时贸易中,生产可能性曲线表述的不再是一个经济在两种现期产品之间的交替,而是在现期和未来消费品生产上的交替。那些在未来消费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将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未来消费品,“进口”现期消费品,即以资本借入来完成现期消费和远期消费之间的交换,成为借债
“进国;而那些在现期消费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将专业化生产并“出口”现期消费品,
口”未来消费品,即推迟现期消费以换取更多的未来消费,因而成为资本的借出国。
6. (1)消费扭曲损失
(2)效率损失
(3)生产扭曲损失
税的净福利损失等于 其中,关税的负面影响(效率损失)由三角形6和三角形d 构成。【答案】(1)消费扭曲损失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消费下降而导致的损失。如图所示,关三角形6表示生产扭曲损失,这是由于关税会导致国内过多地生产该种产品造成的;三角形d 表
示本国的消费扭曲损失,来自于因为关税而造成的消费下降。与这两块损失相反的是由 形e 表示的贸易条件改善所得,它来自于关税造成的外国商品出口价格的下降。
(2)效率损失是指一国征收关税后,扭曲了消费和生产激励动因而造成的损失。效率损失包括生产扭曲损失和消费扭曲损失。生产扭曲损失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国内生产者过多地生产某种产品而导致的损失;消费扭曲损失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消费下降而导致的损失。如图所示,关税的净福利影响等于其中,三角形6表示本国的生产扭曲损失,三角形d 表示本国的消费扭曲损失,效率损失由三角形6和三角形d 构成。参见“图”。
(3)生产扭曲损失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国内生产者过多地生产某种产品而导致的损失。图示。
第 3 页,共 14 页
图
7. 劳动力市场共享
【答案】劳动力市场共享是指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的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这个市场被厂商和工人所“共享”,即在这个市场中,厂商会较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工人也较少面临失业。
8. 比较优势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二、综合分析题
9. “当国内债券和国外债券可完全替代时,中央银行无须关心是使用国内资产,还是使用国外资产来执行货币政策”,请讨论这一观点。
【答案】在国际收支处于赤字时,一国中央银行需要持有一定的外汇资产作为缓冲器来维持汇率固定。如果中央银行外汇资产耗尽,则该国将无法缓解由于国际收支赤字带来的本币贬值的压力。中央银行将在以下两种情况做出选择:①维持固定汇率,储备减少;②维持储备不变,汇率自由浮动。如果私人对外汇资产的需求超过了供给,那么中央银行将无法控制储备量,也无法维持汇率的稳定。因此当国内和国外债券可以完全替代时,中央银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无须关心使用国内或国外资产来执行货币政策。在复本位制下,各国货币能以固定价格进行转换金属(一般是金和银)。这暗含着金和银的比价必须通过三角套汇固定。然而,市场力量将改变由中央银行设定的均衡相对价格。如果市场白银升高,人们将会从低于市场价格的中央银行购买银,然后熔化白银铸币,直到中央银行库存中没有银币为止。
第 4 页,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