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国际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际贸易模式
【答案】区际贸易模式指一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模式。一般认为,这种贸易模式是由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所决定的。区际贸易的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是区域生产分工的差异,同时还有其内在的客观原因:①互通有无与繁荣市场的需要;②形成和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必然;③源于资本本性的市场扩张要求;④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
2. 欧洲货币体系(EMS
)
【答案】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共同体国家为实现经济一体化而于1979年3月13日建立的区域性金融体系。当时参加的国家有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爱
1984年9月希腊加入,1987年5月12日西班牙加入,1987年11月10日葡萄牙加入,1995尔兰。
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创建欧洲货币单位;②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以保证成员国汇率的稳定;③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取代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增强干预市场的能力。欧洲货币体系从创立到1999年欧元启动,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在稳定汇率、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3.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答案】20世纪90年代早期,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吉恩•格罗斯曼和艾伦•克鲁格曼在研究国民收入水平和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些抵消经济增长作用的因素会在人均收入和环境破坏之间产生倒U 形关系,这条倒U 形曲线即为库兹涅茨环境曲线。该曲线表明,当国家经济增长时,它们初始増长会增加环境的破坏,但是当这些经济体变得足够富裕时,它们的经济増长对环境有利。
4. 政府预算赤字
【答案】政府预算赤字指在编制预算时就出现的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的差额。之所以会出现预算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而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就好像一间公司背负的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
5. 资产不完全替代
【答案】资产不完全替代与完全替代相反,是指本币债券和外币债券不是完全替代品,在均衡时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不同。在外汇市场上,导致资产不完全替代的主要因素是风险。如果不同币种的债券有不同程度的风险,有时投资者宁愿持有预期收益较低,但风险也较小的债券。同样,只有当预期收益相对较高时,他们才愿意持有较高风险的资产。
6. 相对供给曲线
【答案】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供给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供给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 的价格与产品B 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 的供给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 的供给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供给”。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的曲线就是“相对供给曲线”。一般而言,相对供给是相对价格的增函数。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7. 第三世界
(第三阶级)。冷战时期,【答案】第三世界这个名词原本是指法国大革命中的
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华约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
的,以上。第三世界国家绝大多数过去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它们取得政治独立后,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它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相对来说,第三世界国家都是不怎么发达且较贫困的国家。
8. 贸易协定
【答案】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调整它们相互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其特点是对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规定得比较具体,有效期一般较短,签订的程序也比较简单,一般只须经过签字国的行政首脑或其代表签署即可生效。贸易协定的内容通常包括:贸易额、双方出口货单、作价办法、使用的货币、支付方式、关税优惠等。
二、综合分析题
9. 美国在限制燃料用乙醇进口的同时,在国内鼓励用乙醇作为燃料使用,这就造成乙醇作为燃料价格升高了
燃料成本约然而,我们对经过加工就可以变成乙醇的玉米实行自由贸易,而且玉米占整个左右,那么玉米变成乙醇过程中得到多少有效保护率?
【答案】有效保护率要考虑进口中间物品的成本。在本题中,成本的
没有扭曲的情况下,增加的国内价值为
有效保护率
其中然而,乙醇价格增加
是在贸易政策下増加的价值
,
,能被进口,显示在意味着国内价值增加将高达
是在没有贸易扭曲下增加的价值。在本题中,代入相关数值可得有效保护率
10.假定本国现有2400名工人而不是1200名,其他条件与习题1相同,求新的均衡价格。请评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的生产效率和两国之间贸易所得的分配。
【答案】如果本国工人从1200増加到2400, 那么相对供给曲线上的转折点将从(1/2, 3/2)和(1/2, 5)变成(1,3/2)和(1,5)。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将位于更低的水平区域上的点(2/3, 3/2)。在本题中,外国仍可以从贸易中获益。但是,无论是否有贸易,本国以苹果衡量的香蕉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所以本国既没有从贸易中获益也没有从贸易中受损。
11.
假设制造品的劳动需求 农业生产的劳动需求在整个经济中有100个工人。
a. 什么是均衡工资?
b. 如果制造业工资被定在50, 而且是充分就业,那么国民收入的损失是多少?
【答案】a. 行业的工资水平应该是相等的,即有
解得:
又因为
则均衡工资 联立方程可得:
则国民收入净损 故有:
b. 如果制造业工资被定在50, 而且是充分就业,则
失为:
12.运用有关贸易政策的知识来评价下面的命题:
a. 减少失业的最好办法是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b. 与小国相比,关税对大国福利有负面影响。
c. 汽车制造业的工作都转移到墨西哥,因为那里的工人工资要比美国低得多,因此,我们要对汽车征收关税,税额等于美国与墨西哥工资的差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