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635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失灵

【答案】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典型的政府失灵主要包括成本与收益的分离、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内部性与政府的扩张、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寻租、政府执行的无效率和所有制残缺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干预的制度和机制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要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

2. 欧洲病夫

【答案】欧洲病夫是指对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的一种称呼,英国由于长期的福利国家政策而导致的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债台高筑,国际竞争力下降,社会危机四伏。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早推行全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长期的福利国家政策,使英国的GDP 降到了两方国家中最低的水平,国内生产停滞、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甚至,被迫像发展中国家一样遵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以得到贷款,挽救国家经济,而人们却不愿劳动、不思进取,宁愿躺在福利的“温床”之上享受各种补贴。因此被讥讽为“欧洲病夫夕,。

3. 比较分析方法

【答案】比较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不同行政制度或行政模式、不同公共政策选择等行政问题的对比,研究不同政府行政管理的差异的分析方法。目的在于寻求实现高效、民主行政的途径。比较分析方法既适用于空间序列,又适用于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比较研究特别需要注意不同比较对象间的可比性和可比程度。研究范围包括行政理念、行政思想、行政原则和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差异。

4. 历史分析方法

【答案】历史分析方法,又称史学研究法,是指以时间为序列公共行政和行政管理学进行研究的分析方法。注重公共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沿革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历史类型,以及历史清形对现实行政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5. 行政伦理关系

【答案】行政伦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且按照一定的伦理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体现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行政伦理关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与行政管理活动紧密相关,既包括行政管理中的道德关系,又包括决定行政管理这种特殊职业道德的理由的各种关系,受到行政伦理观念、行政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支配。简单说来,行政伦理关系应该表现在行政主体为核心所形成的各种主体内部关

系和主客体关系之中。

6. 政治责任

【答案】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而承担的政治义务,包括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政治责任与普选制相联系,一般表现为经直接或间接公民选举而就任的政府首脑及其所属政务官员对选民或对议会所负的责任。当政治责任承担者不能履行或背弃其责任时,就将受到授权者的追究。

7. 公共领域

【答案】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一种不受政府干预的社会成员自由批判、商讨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公共交往场所。公共领域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德国思想家哈贝与斯在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的,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一直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但其有别于私人领域,而只限于与公共权力机关有关的事务,而政治公共领域以公众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加以调节。公共领域实际上承担了市民社会从重商主义乃至专制主义控制之下获得政治解放的语境当中的一切政治功能,用公共性原则来反对现有权威,使私人物主的旨趣与个体自由的旨趣完全一致起来,因而很容易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统一起来。

8. 思维方式

【答案】思维方式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方式。它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思维方式是构成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基本支点,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即具有物质性又具有非物质性。①思维方式的物质性表现为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突触”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并按“既定路径”来变化传递,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观念(思想); ②思维方式的非物质性表现为它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捉摸,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能够构成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

9. 职业道德

【答案】职业道德是指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其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其形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

①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

②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10.管理幅度

【答案】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科学合理的管理幅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合理城府以及物质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并与管理层次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决定组织管理幅度宽窄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性格、只是、专业、技能、才敢、精力、经历、经验、习惯、性别、年龄、动机、作风等;

②组织的正式规定,如规章、制度、规划、计划、程序、纪律、责任、待遇、惯例以及技术设备、氛围、人际关系、权力的集中程度等;

③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社会对组织的需求、社会道德风尚及意识形态与组织有关的家庭或家族意志等。

二、简述题

11.简述实现行政权力有效性的主要条件。

【答案】公共行政权力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其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的交互作用,即合法、合理、实际运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合法性是公共行政权力的第一要素。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无论是三权分立或是议行合一的国家体制,公共行政权力的合法性都表现为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所规定的范围、种类、程序和限度。

(2)合理性是公共行政权力的第二要素。其基本涵义是指公共行政权力的存在和运用,必须要符合国家、民族、国民的利益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实际运用是公共行政权力的第三个要素,主要是指公共行政权力所特有的实际操作性质。公共行政权力操作不当,必不能实现其合理性。也必有悖于其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公共行政权力的实际操作及其有效性,是公共行政权力的现实基础。归根到底,行政研究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寻求保证公共行政权力有效运用的途径和方法

12.简述张金鉴关于政府职能的理论。

【答案】张金鉴关于政府职能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维持职能。指维持国家法典和制度的职能。主要通过制定得到社会公众较为普遍认同的国家典章法令,建立、确定和巩固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国家的主要价值规范、国家的法统。

(2)保卫职能。指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保卫公民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利,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保卫职能在国家间关系问题上主要表现为通过国防、外交、对外政策,保卫国家主权,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对内则主要表现为:

①保卫公民的宪法权利,包括财产拥有权、言论自由权、劳动权、种族和性别等平等权、被保护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