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汕头大学法学院809政治学与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答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信息基础结构。其基本组成有通信网络、计算机设备、动态的信息和人。通信网络能与各种公用网和专用网相互操作,遵循公共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形成开放系统,传递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新增加多种服务机制,如电子商务、数字签名、远程教育、无纸办公等。计算机设备提供信息数据处理、输入输出处理,可以进行手写输入、语音输入,具有移动通信处理功能。动态的信息指的是信息库中的信息应不断地更新,有数字图书馆、各种分类的大型信息库、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提供网络目录服务等。人是使用和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人们都能在N Ⅱ上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2. 制约授权
【答案】制约授权,又称为复合授权,是指把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的授权方式。采取制约授权通常是为了避免任务出现疏漏。制约授权所适用的情况主要是:工作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而容易出现疏漏,故而不宜进行充分授权; 上级领导者管理幅度大、任务重,无足够的精力实施不充分授权; 或者领导者本人专业知识有限,而无法实施刚性授权。这种复合授权方式使授权者离不开助理的协商和帮助。
3. 执行力
【答案】执行力是指将目标、计划、策略等落实的能力。执行力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执行力是指一个人的执行力或某一件事的执行力等; 广义的执行力是指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即企业、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所有影响最终目标达成效果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效果的因素都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运用的话,可以达到提高执行力的目的。
4. 品位分类
【答案】品位分类是指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以职务或级别高低来确定待遇的人事分类制度。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其特点是把公务员分成不同的品位等级,公务员既有代表其地位高低、资格深浅、报酬多寡的官阶,又有代表其权力大小、职责轻重、任务难易的职位。品位分类的对象是人以及人格化的职务等级以及人所具有的其他资格条件。
5. 集权制
【答案】集权制,又称独立制或完整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
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上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
①优点是:集权制指挥坚强有力,计划统筹兼顾,同时有利于严明行政纪律,也有助于大型公共建设项日和综合性社会事务的管理:
②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不仅会使下级意志消沉,而且一旦权力的行使出现重大失误,就可能严重损害行政组织的社会目的,并抑制组织的持续效绩。
6. 行政执行的有效性
【答案】又称有效执行,是从行政执行的结果来考量行政执行,即行政执行主体通过行政执行过程达到国家意志、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结果。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行政执行能力走低会导致政策失败和行政执行有效性的降低。
7. 甘特图
【答案】甘特图是指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的图表。甘特图由美国人亨利·甘特于1910年设计,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甘特图主要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 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是一种理想的项目管理控制工具,可以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管理者由此可以非常便利地弄清任务进展,并可对工作进度进行评估。
8. 新制度经济学
【答案】一般认为,罗纳德·科斯1937年27岁时发表的《企业性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开端,一般认为,科斯定理包括两部分:第一定理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权利的初始界定的重要性并不影响效率,即不管如何界定产权,市场交易都将导致资源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现实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科斯第二定理是:在正交易费用下,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将影响交易效率,由此揭示了界定产权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旗帜下的各种流派五花八门、风格迥异。其中,科斯和诺思分别获得了1991年和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都围绕制度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是,在理论观点、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却彼此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冲突,以至很难整合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1974年,经威廉姆森命名而广称为新制度经济学。
9. 亨廷顿悖论
【答案】亨廷顿悖论是指亨廷顿提出的“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却滋生着“不稳定”的矛盾命题。现代化必然伴以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然而它在政治体制输出方面所造成的变革却加剧了腐化,由于与现代化相关联的政府权威的扩大和受制于政府活动的增加,严厉的反腐败举措反而可能增加腐败的机会。这就要求政府自觉地建立起自我规束的机制。由于政府缺乏自我规束的能力而导致政府下台甚至引发社会动荡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自我规束的能力才会成为评判政府公共行政能力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标准。
10.组织效率
【答案】组织效率指特定行政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时效、办事速度、投入产出比等。组织效率所涵盖的内容比个人效率要广泛得多,决定组织效率高低的不仅仅是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办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而且包括组织之间的职能划分、组织内部的责任分工、组织结构、领导水平、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因素。
二、简述题
11.简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适度的原则。
【答案】(1)管理层次适度原则
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在行政组织中,如果管理层次过多,会产生官僚主义、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难以发挥等弊病; 而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又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
一般将行政组织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行政组织权力由高层向基层递减,高层一般具有最高决策权,基层主要拥有执行权,中层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管理幅度适度原则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日。管理幅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影响管理的效能。因此,管理幅度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管理幅度很难有确切的定量标准,只能根据工作性质、领导水平、部属素质、空间距离、信息沟通手段等因素来确定。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幅度与层次成反比例。加大管理幅度,层次就相应减少; 相反,缩小管理幅度,则层次相应增多。因此,管理幅度与层次是影响行政机构形态的决定性因素,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做到幅度适当,层次少而精。
1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行政责任的发展阶段
【答案】从大的发展阶段看,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责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基本形成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趋于完备时期。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这时期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政府的行政责任还是官员个人的行政责任都是有限的。国家至上论、主权无责论、国家无责论、国家正确论等理论任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在稍后一些时期,当国家责任无可逃避,终于得以区里的时候,西方国家又出现了以“国家豁免说”为中心的国家免责论,即国家完全豁免说,实际上仍然强调国家无责。根据这一理论,“代表国王或以国王名义行事的机关或官吏,即使产生侵权的后果,也不可能在法院里被起诉。只有在某种行政行为触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超出法律许可的范围时,受害人才可以通过请愿,取得国王的许可命令,向行政机关提出赔偿损失的额要求。但受害人仍不能控告国家或要求国家负责赔偿”。尽管如此,“国家有责”的原则毕竟已经确立,这就为全面确立和确保行政责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