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汕头大学法学院809政治学与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职能
【答案】行政职能又称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亦称政府职能。概括地说,行政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2. 口头授权
【答案】口头授权是指上级行政领导对下属用口头语言进行工作交代,或者是上下级之间根据会议形成工作分配的授权方式。对于责任重大的事情,不宜采用此种方式。否则,将可能导致权责不清、互相扯皮、玩忽职守等后果。
3. 充分授权
【答案】充分授权,又称为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授权方式。以这种方式进行授权并非上级向下级指派特定的行政事务,而是上级行政主体向下级发布一般工作指示。
4.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1)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目标管理是一个程序和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而又高效地实现目标;
②目标管理能够很好地体现员工参与管理,由德鲁克提出,经由其它一此人发展,逐步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2)目标管理的特点
①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②强调自我控制; ③促使外放权力; ④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3)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图划分到每一个职
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③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4)目标管理的缺点
①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
②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
③制定目标的困难;
④过多强调短期目标;
⑤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Y 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做了过于乐观的假设,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情况并非如此;
⑥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⑦缺乏灵活性;
⑧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5. 法治行政
【答案】法治行政是指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遵从法律精神或规定的原则。法治行政强调适度的灵活性,偏重于动态的行政依法治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防止特定的个人凌驾法律而伤害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法治行政是依法行政原则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演进,是法治主义与灵活适应相统一的行政,是维护法律制度与推动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政,是运用法律原则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行政。
6. 行政发展
【答案】行政发展是指政府对行政组织实施有计划的干预,以完善行政组织提高行政组织效能的过程。行政发展具有正面性、整体性、客观性、目的性、过程性和连续性的特征。行政发展的前提是当前公共行政形态与系统环境的不适应性。行政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推动行政系统自身的革新以提高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行政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多样性,改革是行政发展的基调。
7. 人事行政
【答案】人事行政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法规、制度、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讲,“人事行政”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义:
(1)人事行政是指政府对其所任用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活动,人事行政的范围仅限于政府系统内部;
(2)人事行政的内容主要体现为枕骨的人事管理机构违过相应的人事行政制度,对政府人事
问题所做的规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3)人事行政的总体目标是力求政府中“人”与“事”的协调,是为了使政府中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在适材适所的情况下,达到事竟其功;
(4)人事行政的核心是行政人才的管理问题,它包括“取才、用才、育才和留才”四个环节,体现在人事行政的实际运作中,即包含了更新、激励——保健、行为调控三个机制。人事行政作为国际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其他行政管理活动一样,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另一方面它又有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性。人事行政既应研究其政治性,也应研究其科学性,更应注意研究如何达成人事行政的政治性与科学性在现实中的统
8. 团体决策模型
【答案】团体决策理论模型是指将决策过程视为利益集团围绕着利益的争夺而相互冲突和斗争的政治过程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强调利益集团在决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认为决策的形成往往不是某个决策者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 政府的决策实际上是对社会价值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如果一个利益集团在社会中乃至在决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那么其在这种价值分配中则占有更多的份额,反之则占有更少的份额。因此决策的形成往往不是某个决策者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
9. 危机
【答案】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危机感的情境。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因此,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
10.无附加条件行为
【答案】无附加条件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实施的不需要附带任何限制,即可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执法部门对故意出售变质食品的商家实施经济处罚。
二、简述题
11.简述“两分法”之于学科发展的意义。
【答案】两分法是由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最早明确提出的,后经美国学者威尔逊的引介和古德诺的系统论证而最终形成的,对公共行政学研究和政府管理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两分法的核心在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两分法”之于公共行政学的意义在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学科的论证基础:
(1)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2)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