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中国税制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判断题
1. 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不得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
【答案】×
【解析】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2. 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为先税后分。( )
【答案】×
【解析】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为先分后税。
3. 受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个体经营者不承担代收代缴消费税的义务。( )
【答案】√
【解析】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纳税地点如下:①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解缴消费税税款;②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因此,受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为个体经营者不承担代收代缴消费税义务。
4. 我国増值税现行法律规定,一般纳税人应该按规定时限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滞后,但不得提前。( )
【答案】×
【解析】一般纳税人必须按规定时限开具专用发票,不得提前或滞后。
二、简答题
5. 增值税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案】(1)只就销售额中的增值部分课税,克服了重复课税。增值税仅就企业销售额中属于本企业创造的、尚未征过税的那部分价值征税,对销售额中在其他企业纳税后转移到本企业的那部分价值不再征税。这是增值税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间接税的一个显著特点。
(2)具有同一售价商品税负的一致性。增值税征收不因生产流通环节的变化而影响税收负担,不同商品只要最后销售的总值相同,不论生产经营环节多少,税负都是一致的。
(3)具有征收上的广泛性和连续性。广泛性是指从生产经营的横向关系看,凡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只要有增值额就征税,而不论这个企业的经营性质、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经营结果如何。连续性是指从生产经营的纵向关系看,增值税延伸到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商品每经过一个环节都要就该环节的增值额征税。
6.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如何选择申报缴纳方式?
【答案】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分为自行申报缴纳和代扣代缴税款两种方式。
(1)自行申报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内,自行填写纳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所得项目和数额,并计算应纳税额,据此并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的一种纳税方式。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①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②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③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④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⑤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可以由本人或委托他人或采用邮寄方式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申报纳税。
(2)代扣代缴税款,是指按税法规定由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时,代扣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并代为上缴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的一种纳税方式。有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人实行代扣代缴税款方式纳税。
①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是指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机关、社团组织、军队、驻华机构(不包括外国驻华使馆和联合国及其他依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个体户等单位或个人;
②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下列所得时,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③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时,不论纳税人是否属于本单位人员,均应代扣代缴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7. 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答案】按照我国现行消费税制度规定,出口货物退还消费税的优惠政策只适用于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并直接出口的应税消费品,以及外贸企业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的具体条件有四项:
①必须是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
②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即输出海关的货物;
③必须是已经办理结汇的货物,所谓结汇是指按照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的规定,外汇收入的所有者将其外汇收入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按一定汇率付给等值本币的行为;
④必须是在财务上做出口销售处理的货物,即已实现销售收入并按规定入账的出口货物。出口货物销售价一律以离岸价格折算为人民币入账。
8. 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有哪些?
【答案】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包括:
(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①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所得;②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③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④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行而取得的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取得的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10)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
三、计算题
9. 某进出口公司2014年12月发生如下进口业务(题中关税税率均为10%):
(1)免税进口一台设备,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为50万元,海关规定的监管期限为3年,该设备使用18个月后出售给某内资企业;
(2)以租赁方式进口一台机械,海关审定的租金价格为100万元,分5次平均支付租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