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信息学院611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多数决定规则

【答案】多数决定规划,是指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的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则。多数规则采取两种基本形式:简单多数规则和绝对多数规则。多数决定规则可大幅度地降低决策成本,但也存在一些缺陷:①“多数剥削少数”;②投票“循环”现象,即投票过程细节安排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2. 效率

【答案】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即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这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达。效率是在实践中最常遇到的价值标准之一,可以在两个层次上来理解效率这一概念:①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效率概念,实际上就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种比例关系; ②经济学中所阐述的效率概念,实际上是对社会福利状态的一种描述。按照该效率概念,如果还有可能对社会目前的状态进行改变,从而可以使社会中某些个体或群体的福利得到提高,但同时其他所有个体或群体的福利都至少维持了原先的水平,那么目前的状态就是没有效率的。相反,如果进行这样的改变的可能性己经不存在了,则配置己经达到一种最优的状态。

3. 特尔菲法

【答案】特尔菲法是指采用函询调查,对与所预测问题涉及到的有关领域分别提出问题,并将回答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冉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反馈的方法。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循环,而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且可靠性也较大的意见。

特尔菲法最初是作为对一般的专家座谈会法的不足的改进措施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包括:

(1)专家小组组员彼此互不知道,他们可以不公开地改变自己意见,对各种不同论点都能得到充分发表。

(2)专家们会从反馈回来的问题调查表上得到集体意见和目前状况,以及同意或反对各个观点的理由,并依此作出各自的新判断,构成专家之间的匿名相互影响。

(3)对预测结果采用统计评定回答的方法,能够包括整个小组意见,根据小组的回答,可找出能够代表专家的主流意见。

4. 决策论

【答案】决策论是根据信息和评价准则,用数量方法寻找或选取最优决策方案的科学,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对同一个问题所面临的几种自然情况或状态,又有几种可选方案,就构成一个决策,而决策者为对付这些情况所采取的对策方案就组成决策方案或策略。

二、简答题

5. 金登的多源流分析

【答案】对政策议程确立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是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模型。他的模型建立在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三种信息流的基础上。

(1)问题流

问题流主要关注于问题的界定。它包括问题是如何被认知的,以及客观条件是如何被定义为问题的。在金登看来,问题并不是通过某种政治压力或对人的认识的重视而引起决策者关注的,问题常常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①社会问题存在与否及其重要程度,可以用一系列指标(如公路死亡人数、发病率、免疫率、物价水平等)来反映;

②一些重大事件或危机事件经常能够导致决策者对某个问题的关注;

③从现行项目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推动对问题的关注。

(2)政策流

政策流与解决问题的技术可行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公众接受度等有关。政策流的重要方面在于针对政策问题而提出的各种建议,通常以听证会、论文和会谈等形式获得检验。各种各样的政策建议、解决办法相互碰撞、相互修正、相互结合,广为传播。这些建议能够存在需要满足多项条件,如它们的技术可行性、它们与主导价值观的适合程度、它们的预算可行性以及政策制定者提出这些建议所可能遇到的支持或反对等。

(3)政治流

政治流涉及政治对于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它包括三个因素:公众情绪、压力集团间的竞争、行政机构或立法机构的换届等。潜在的议程项目如果与目前的民族情绪相一致,能够得到利益集团的支持或者没有有组织的反对,符合立法机构或行政机构的一贯主张,那么它们就更容易获得议程上的优势地位。

(4)政策之窗

政策之窗是政策建议的倡导者提出其最得意的解决方案的机会,或者是他们促使其特殊问题受到关注的机会,当出现引人注目的问题,或者产生强大的政治流时,政策之窗都将被打开。但是,这样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

(5)政策活动家

政策活动家,是指在政策问题进入议程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倡导者,他们愿意利用自

己的时间、精力、名望、财力等,提出政策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负责促成重要人物关注该问题,并负责使公共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相结合。

(6)多元流分析模型的启示

政策问题的构建本身就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复杂的政策制定环节,政策议程的设定并不是根据一种模型就能够说明得了的。正是因为政策问题构建的复杂,人们至今依旧缺乏成熟的、权威的分析框架,将来更需要创建包含概念、假设、验证等内容的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否则,政策问题的构建就很难真正为有关问题的解决铺好路。

6. 政策规划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准则?

【答案】在政策规划活动中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方面的准则:

(1)集中性。指将稀少的资源集中于策略性的项目上,即不能将原本稀少的资源浪费于无优先性的项日上,而必须集中应用于策略性的因素。策略性因素是指政策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性的、主要的及基本的因素(包括优点、缺点、机会与威胁等)。

(2)清晰性。指目标清晰及进行步骤的明确,目标必须清楚简明,才能得到民众的共鸣与支持。同样,进行的步骤越明确,就越有利于政策规划的执行。

(3)变迁性。政策必须有足够的弹性或缓冲以保证能够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调整,即政策、方案及计划的设计应能够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快速的调整,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功能的变动等。要使政策具有适应性,就须通过以下途径或活动加以推动:①建立“水平侦测性活动”以确认政策可能遭遇的机会或威胁之一般性本质及程度; ②创造充分的缓冲性资源,以便有效回应未预期事件发生的需要; ③发展并赋予地位给负责推动政策者,使其在心理上承诺“于适当时机,愿意把握机会并弹性地推动政策”

(4)挑战性。指政策目标的制定必须稍高于政府机关现有的能力和资源,但又不能脱离现实。日标具有挑战性,就可以维持组织的活力,以避免组织的衰退,但目标的挑战性如过高而难以实现,则会导致失败。因此,日标虽然应具有挑战性但却不能好高鹜远而无法达成。

(5)协调性。指应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使达成政策目标间的各政策手段形成网路而相互协调。除此之外,各单位的信息交换及外部回馈的影响均应加以考虑,设计者应建立内部与外部的沟通网路,以加速信息的交流,促进协调和灵活。周全而快速的协调是政策执行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6)一致性。有三种一致性是政策设计者所不能忽略的:①目标和目的的一致性及目的与行动的一致性; ②目标内在的一致性,即一项政策所包含的日标不能相互冲突; ③政策外在的一致性,即政策不能与经济、社会等政策相冲突。

7.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公共管理者是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和成功的公共管理者? 判断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和成功的公共管理者的含义

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