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7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刚性授权
【答案】刚性授权,又称特定授权、不充分授权,是指上级领导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绩效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的授权方式。不充分授权事关重大,涉及一些重要的事务和问题。下级行政主体被授予的权力是有限的,上级行政领导不能不负起主要责任。在不充分授权过程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指定。
2. 西蒙
【答案】赫伯特·A. 西蒙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他于1916年6月15口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西蒙一生中曾获得过多种荣誉和奖励,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奖励是:1978年他获得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全美计算机械协会的A.M. 图灵奖。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惟一的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
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作为行政学一派领袖的西蒙,在政治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行政行为的概念就是在他的倡导下逐渐在行政管理学界流行的。
西蒙的理论被称为管理决策理论,亦有人称之为逻辑实证学派,其主要理沦观点包括:
(1)强调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西蒙认为要真正了解组织就必须对组织每一成员的逻辑抉择和心理抉择加以研究。
(2)认为组织是决策过程的复杂系统。西蒙把组织成员的心理、行为与决策联系起来,认为决策充满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是组织的中心因素。团体参与是组织管理的合理方式,而要实现团体参与就必须首先实现组织平衡,这种平衡是以组织对其成员实现激励而产生的诱因为基础的。
(3)主张行政行为的动态的研究方法。西蒙主张用行政行为的动态的研究方法来取代传统的法律体制的静态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行政研究切实有效。
3. 管理理论从林
【答案】管理理论丛林是指公共行政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新管理理论层出不穷,管理理论的名词、术语、定义、假设漫天飞舞,学派、理论、体系、方法林立。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是一种渐进的过程。1961年孔茨发表的《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作为是一时期开始的标志。为了突破和摆脱“丛林混战”造成的困境,人们开始试图寻求一种能够较为有效地整
合各种管理理论的新的基础。这就是导致后来的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的产生。
4. 行政基本方法
【答案】行政基本方法是指一定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为了履行行政职能、完成行政任务、实现行政绩效,而在开展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所普遍采取的措施、办法或手段。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常用的行政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强制性行政方法、诱导性行政方法、参与管理方法、行政责任方法四大类,在各类基本方法下又包括若干具体的行政手段,从而构成了比较完善的行政基本方法系统。
5. 行政执行的有效性
【答案】又称有效执行,是从行政执行的结果来考量行政执行,即行政执行主体通过行政执行过程达到国家意志、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结果。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行政执行能力走低会导致政策失败和行政执行有效性的降低。
6. 行政技术
【答案】行政技术是指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方面的技术,逐步实现量化的行政方法。行政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方法,偏重于将现代技术应用于行政管理的实践。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使科学技术手段日益向社会领域渗透,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也逐渐交融在一起,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使得现代行政方法的技术化趋势日益凸显,现代行政技术日益复杂。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技术渗透从组织到人事、从决策到执行、从机关到财务。
7. 甘特图
【答案】甘特图是指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的图表。甘特图由美国人亨利·甘特于1910年设计,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甘特图主要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 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是一种理想的项目管理控制工具,可以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管理者由此可以非常便利地弄清任务进展,并可对工作进度进行评估。
8. 财政平衡
【答案】财政平衡是指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彼此正好相抵的状态。理论上看,财政平衡是最好的一种财政状况,因为财政平衡既无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时产生的资金浪费,也无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产生的赤字或政府公债。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这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实践中,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在判定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的财政是否平衡的时候,通常不把债务收入统计在收入范围之内,与此对应,也不把债务的还本支出统计在支出范围之内。按照这种统计日径,财政实现平衡是相对的,财政不平衡是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财政收支大致相等视作财政实现了平衡。
9. 绩效管理
【答案】绩效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日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绩效管理可分为工商部门绩效管理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工商部门绩效管理是指在工商管理中,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指组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达成其目标的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区别于其他方面纯粹管理之处在于其强调系统的整合,绩效管理包括了全方位控制、监测、评估组织所有方面的绩效,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者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10.恩格尔定律
【答案】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应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的公式是: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二、简述题
11.简述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
【答案】(1)政治性
是一切国家组织的共同属性。对国家行政组织而言,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阶级性。阶级性是国家行政组织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贯穿于国家行政管理的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中。
②决策性。随着行政国家的兴起,国家行政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作用日趋突出,正在和己经占据国家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政府的公共决策力日趋强大,政府的意志事实上近乎左右国家的发展,其职能不仅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而且深入立法、司法等其他国家权力领域。
(2)社会性。由国家的社会职能所决定,主要指国家行政组织所承担的社会一般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存在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
①服务性,是国家行政组织行政行为的出发点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②管理性,国家行政组织的服务性主要是通过它对广泛社会生活的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来实现的。
(3)权威性
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强力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并以宪法、法律和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