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离心性肥大
【答案】离心性肥大是指耐力运动员表现出来的全心扩大,左心室室壁厚度轻度增加的心脏肥大。离心性肥大常见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 超量恢复
【答案】超量恢复是指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如果活动量过大,超过了生理范围,恢复过程反而会延缓。
3. 引导教育
【答案】引导教育是指通过他人的引导、诱发和教育,采用综合的康复手段,调动患者的自主运动等方面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以此来促进功能障碍者的改善。该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儿脑性擁痪的临床及家庭康复治疗,是国际公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4.
是 【答案】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后膜对和
的稍短一些,平衡电位约为 尤其的通透性升高,导致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的电位变化。的幅度因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不同而改变,持续时间比
5. 平衡
【答案】平衡是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保持平衡是完成诸如跑、跳、滑冰、滑雪、踢球、体操、舞蹈等多种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按其性质可将人体平衡分为对称性平衡、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三种。
6. 运动技能
【答案】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掌握和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群间的协调性,也就是大脑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运动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7. 最适初长度
【答案】最适初长度是指收缩可以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大于或小于最适初长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均会下降。当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时,肌小节中粗、细肌丝的重叠状态最佳,收缩
可活化(与位点结合)的横桥数目最多,因而产生的力量也最大。
8. 条件反射
【答案】条件反射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提高了人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简答题
9. 简述中央后回感觉投射特点。
【答案】中央后回感觉投射的特点包括:
(1)投射呈交叉性:一侧体表感觉传向对侧皮层的相应区域,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2)定位精确,分布呈倒置性:下肢感觉代表区在中央后回顶部(膝以下代表区在皮层内侧面);上肢感觉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部感觉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3)投射区面积大小决定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分辨精细程度,分辨精细程度愈高,其投射区面积也愈大。
10.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案】有氧适能是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它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故又可称为有氧工作能力,有氧适能水平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遗传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就对最大摄氧量的遗传度进行了研究。克利绍尔斯(1970)认为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影响;其后,包查(1983)认为最大摄氧量受遗传的影响;最近,
马利纳和布沙尔估计遗传在最大摄氧量中起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慢肌纤维的百分比等都与遗传有关。
(2)训练
较多研究表明有氧训练是增进有氧适能一个重要因素。有氧训练能提高氧运输系统功能的贮备能力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从而能促进有氧适能。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最大摄氧量可通过训练提
高少数最优秀者有希望超过
(3)性别
在青春期前,男孩和女孩有氧适能差别不大,但其后女孩就渐渐落后。年轻女子的有氧适能水平平均要比男子低
(4)年龄
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变老而渐渐衰退,30岁以后,活动少的人每10年会降低
的人,每10年只下降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
的作用。此外最大通气量、心脏、但有人认为:乳酸阈的可训练性可达 具体取决于个体参加运动的程度。 而活动多老年运动医学专
家德弗里斯特士指出:即使在70岁以后,有氧适能水平也可以提高。
(5)体脂
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是以kg 体重为单位计算的,如果体重増加,有氧适能就会下降。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増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6)有规律的健身活动
有规律的健身活动个人有规律的活动水平是影响有氧适能最明显的因素。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不仅可以带来高水平的有氧适能和特殊的健康,更有助于发掘个人的潜力。
11.无氧耐力的限制因素?
【答案】无氧工作能力也称无氧耐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通常以最大无氧代谢状态下的身体工作能力表示。它由两部分组成,即
(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
(1)和CP 的含量
和CP 含量,以及通过CP 再合成人体在运动中A TP 和CP 的供能能力,主要取决于
的能力。肌肉中的A TP 和CP 在10秒内就几乎耗竭,
(2)糖原含量及其酵酶活性
糖原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是糖无氧酵解能力的物质基础,糖无氧酵解供能是指由肌糖原无氧分解为乳酸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验表明,通过训练可使机体能过糖酵解产生乳酸的能力及其限度提高。不少学者提出用运动后最大乳酸评价无氧代谢能力。他们发现最大乳酸值与多种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的成绩相关。
(3)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使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各器官活动的协调等。血液缓冲系统对酸性代谢产物的缓冲能力,以及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耐受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的能力都是影响糖酵解能力的因素。
(4)最大氧亏积累
在剧烈运动时,需氧量大大超过攝氧量,肌肉能过无氧代谢产生能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一般持续运动分钟,)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最大氧亏积累是目前检测无氧工作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12.简述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案】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1)血液的运输功能
①氧的运输:血液可将
③其他物质的运输
分解供能运输到组织细胞供其利用; 和各种代谢产物运输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②二氧化碳的运输:将细胞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