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6心理学综合之社会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团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答案】团体极化是指经过团体讨论使决策更趋极端的现象。即当团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团体讨论的结果将导致更加保守;当最初的意见倾向冒险时,讨论将导致结果更趋冒险。研究者对此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①社会比较促进极化,在团体中,成员为了表明自身的价值,每个人都会试图比团体平均水平高一些,当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时,就表示自己比其他成员高明一些。②争论与说服互动推动极化,在讨论过程中,当有人坚持不同意见时,团体中就会出现争论,说服也会随之而来。随着争论和说服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成员会支持大多数成员的意见,即加强了对原本还可能被怀疑意见的支持。最后,成员会认为只有坚持这个意见才是正确的,于是推动了团体极化现象的产生。

2. 参照群体

【答案】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以其信念、态度及价值观念作为评价、规范自身及他人行为标准的群体。它是个体思想行为的参照系统,由美国心理学家海曼最早提出。个体常采用该群体的规范和价值标准作为自己态度与信念的基础和行动标准。参照群体可以是个体所属的家庭、学校、宗教及经济等群体,也可以是他不属于的或想象中的群体。它对个体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对于有负面影响的参照群体,个体不但不认同,还要以该团体的价值、

态度作为警惕与激励因素。每个人都有他的参照群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它的影响下完成的。

3. 侵犯/攻击

【答案】攻击又称侵犯,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4. 角色冲突

【答案】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前者为角色内冲突,指一个人担任某一角色,但无法同时满足多方面要求时引起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表现为不同群体对某一角色有不同的角色要求而产生的心理困境;或者角色主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

理解,但必须履行时,其角色行为上的冲突。后者为角色间冲突,指一人身兼数个角色时产生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产生角色间冲突的原因包括:①个人因素。个人不具备扮演该角色的能力和条件;对来自他人的角色期待,自己有着矛盾的理解;持有妨碍特定角色扮演的态度和要求。②情境因素。角色期待不明确,成员之间不一致;角色范围缺乏明确性;共有同一角色的伙伴之间,对角色的期待、角色允许范围和禁止范围的认知不一致;角色缺乏连续性;同时占有两个以上的位置而发生矛盾;缺乏能激励角色扮演的报酬等。③社会文化因素。角色关系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规范是否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5. 应激生活事件与随后发生的疾病之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拉赫认为这个过程包括( )。

A. 过去的经验

B. 心理防御能力

C. 生理反应

D. 应对能力及疾病行为

【答案】ABCD

6. 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区别在于( )。

A. 教育社会心理学集中于研究学校机构影响下的教学心理学规律

B. 教育社会心理学集中于研究群体影响下的教学心理学规律

C. 教育社会心理学集中于研究学生性格影响下的教学心理学规律

D. 教育社会心理学集中于研究人际关系影响下的教学心理学规律

【答案】ABD

【解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由于它涉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而与教育心理学具有一致性,但它研究的范围集中于学校机构、群体和人际关系影响下的教学心理学规律而与教育心理学相区别。

7. 服从产生的条件有( )。

A. 命令者得权威

B. 他人支持

C. 行为后果反馈

D. 执行者的个人特征

【答案】ABCD

【解析】服从是指个体迫于外界的压力而采取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态度或行为。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命令者得权威、他人支持、行为后果反馈、执行者的个人特征。

8. 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包括( )。

A. 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

B. 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

C. 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

D. 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

【答案】ACD

【解析】无法找到材料验证研究出发点的假设,这是档案研究法的缺点之一。

9. 解释侵犯行为的理论有( )。

A. 本能理论

B. 生物学理论

C. 挫折-侵犯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ABCD

【解析】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对于侵犯行为的成因,不同学者有不同解释。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理论、生物学理论、. 挫折-侵犯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0.( )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A. 交往

B. 共同活动

C. 目标一致

D. 年龄相仿

【答案】ABC

【解析】谢立夫(1961)的经典研究完整地揭示了人们从个体形成群体的全过程,证明了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11.最常见并且影响最大的侵犯行为是( )。

A. 校园内的欺负事件

B. 街头的暴力抢劫

C. 家庭中的暴力虐待

D. 师源性伤害

【答案】AC

【解析】家庭中的暴力虐待和校园欺负是最常见的并且影响最大的侵犯行为。家庭暴力主要有三种主要形式: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及性暴力。

12.广义的侵犯包括( )。

A. 反社会性质的侵犯

B. 亲社会性质的侵犯

C. 被认可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