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2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5岁儿童在进行我国修订的比内一西蒙量表测试时,其通过题目分别为5岁组全部通过,6岁3个,7岁组3个,其智龄为( )。

A.5岁半

B.6岁

C.6岁半

D.7岁

【答案】B

【解析】比内一西蒙量表的智龄计算方法是:以被试全部通过项目的最大年龄水平作为被试的基础年龄,被试的智龄等于基础年龄再加上在基础年龄以上年龄水平通过的题目数乘以每道题目代表的智龄。我国修订的比内一西蒙量表每道题目代表的智龄为2个月,所以这名儿童的智龄为:5(岁)岁+12(月)=6(岁)。

2. 线性等值法计算就是用相同的( )作等值的基础。

A. 标准分数

B. 百分点

C. 百分等级

D. 方差

【答案】A

【解析】线性等值依据的原理是:两个分数,一个在测验形式X 上,另一个在测验形式Y 上,如果对于任何一个被试群体,它们各自的标准分数相等,这两个分数就被认为是等值的。

3. 项目反应中的参数不包括( )。

A. 题目的能力

B. 题目的难度

C. 题目的区分度和猜测度

D. 测量的面

【答案】D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参数是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参数C 称为伪机遇参数,参数b 被称为题目难度,参数a 是题目的区分度。

4. 下列属于团体测验的是( )。

A. 比奈—西蒙测验

B. 陆军甲种测验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 瑞文测验

【答案】B

【解析】陆军甲种测验是用于招募和选拔士兵的团体智力测验。其他三项测验都属于个别智力测验。

5. 在概化理论中,与经典测量理论中真分数的概念最接近的是( )。

A. 全域分数

B. 概化系数

C. 可靠性指数

D. 信噪比

【答案】A

【解析】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初,克伦巴赫(Cronbach )等人提出了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简称GT 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之中,应该从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该理论提出了多种真分数与多种不同的信度系数的观念,并设计了一套方法去系统辩明与实验性研究多种误差方差的来源。并用“全域分数”

G 系数”,(Universe Score)代替“真分数”(True Score)用“概括化系数,(Generalizability Coefficent)

代替了“信度”(Reliabilty )。

6. 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 )。

A. 百分等级

B. 百分点

C. 十分位数

D. 智力年龄

【答案】D

【解析】发展常模包括:发展顺序量表、年级当量和智力年龄。

7.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高尔顿是最早用测验法研宄个体差异的人

B.“心理测验”一词是J.M.Cattell 首次提出来的

C.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用的是标准化测验

D.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A.Binet 编制的

【答案】C

【解析】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但并不是标准化测验。心理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且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及常模资料。

8. 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 )。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直接的

D. 间接的

【答案】B

【解析】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这一转换过程是非线性的。

9.

式中SD 为( )。

A. 任一原始分数

B. 样本平均数

C. 样本标准差

D. 标准分数

【答案】C

【解析】题干的公式为标准分数的公式,SD 表示样本标准差,为样本平均数。

10.“如一个学生在数学能力测验中得了高分, 他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也好”说明这个测验( )。

A. 信度高

B. 效度高

C. 难度高

D. 区分度高

【答案】B

【解析】效度指测验是否测到了所要测的心理特质。如一个学生在数学能力测验中得了高分,他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也好,这个测验的效度就高;反之,效度就低。

11.多质多法(MTMM )所考虑的测验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同时效度

D. 预测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