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9土地管理学(含土地经济学)之土地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资源
【答案】土地资源是指可以利用而尚未利用的土地和已经开垦利用的土地的总称,除此之外,还包括这些类型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他农业自然资源(水、气候、生物)赋存和依附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如宜农土地资源、宜林土地资源、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等。
2. 土地征用
【答案】土地征用,就是指国家为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征用是一种合法地强制性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必须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同时,征用体现出土地权利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割与变换,必要的“征用补偿”是保障征用行为的关键。
3. 土地统计与土地登记
【答案】(1)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
(2)土地登记或称不动产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于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土地权利登记简称土地登记,是确立土地权利的法律依据。世界主要有三种登记制度:契据登记制、权利登记制和托伦斯登记制。我国采用的登记制度是权利登记制。
4. 地租
【答案】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农业或其他产业中所创造的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地租有不同的分类:
①按地租的物质形态可分为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②按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可分为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③按西方经济学理论可将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又称商业地租)及经济地租。
5. "RS"
【答案】英文RemoteSensing 的缩写,指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
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6. 土地资源管理学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学是以研究协调控制“人和土地”这个大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使之
,放大其生产能力以达到充分、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门科学。产生系统效应(组合效应)
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内容包括土地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规划管理,具体可分解为:土地数量管理、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地权管理、土地法律管理、土地经济管理、土地生态管理、土地规划管理和土地利用监督等项内容。
二、简述题
7. 何谓环境和环境问题?
【答案】(1)环境
环境就是围绕的疆界,即中心事物所存在的空间以及位于该空间中与该中心事物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土地环境是一个多相(液、固、气相)、多元(高原、洼地、水体单元)、多介质(大气、水、土、矿藏、生物等)和多层次(聚落、地理、地质、星际)的庞大复杂的综合体。环境中的物质包含液相、气相和固相三相物质。环境的结构单元有高地单元、洼地单元、水体单元等多种单元。环境是由大气、水、土壤、矿藏、野生生物等多种介质所构成,又分为星际环境、地质环境、地理环境和聚落环境等层次。
应当指出,我们所研究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即人类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空间及该空间中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物质的总和。人类环境则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和信息传布是环境的三项基本要素。
(2)环境问题
又称为环境危机,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者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人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难。环境问题的类型:
①第一类环境问题
又称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界本身固有的不平衡性如火山、地震、台风、暴雨、冰川等造成的环境问题。制止这类环境问题影响是人类所不能的。
②第二类环境问题
又称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分为两类: a. 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渍化,潜育化,生态平衡失调,天气、气候异常等等;
b. 环境污染,由于人类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和能量,以致使环境发生了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和降低、恶化生活质量的有害变化的现象。
8. 土地地权变更的原因及登记内容。
【答案】(1)土地权利变更是指一宗地上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他物权发生的改变。土地权利变更的原因如下:
①国家因为建设的需要而把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时需要把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为,或者是因土地整理的需要把国有土地所有权变更为集体土地所有权;
②土地使用权的变更是一种更广泛的变更形式,因使用人之间的相互需要而变更土地的权利,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变更两种情况;
③他物权的变更是因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需要而进行的变更,主要原因是主体之间的利益所致。
(2)土地登记的内容反映在土地登记簿内的登记要素。主要包括土地权属性质、来源、坐落、界址、面积、用途(地类)、价值等,对于使用权还包括使用期限。其他还有土地产权人的名称、产权证明材料、图号、地号等。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①巨地登记主体
土地登记既是一种国家保护土地产权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也是一种发生于登记过程中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从法律角度研究问题,各国的土地登记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都要对登记主体的地位、范围进行界定。土地登记主体主要包括登记机关和登记申请人这两部分。
②巨地登记客体
土地登记客体就是土地及权利。对于土地标的物,在登记簿上有标不栏反映,对于土地权利,在登记簿上有产权栏反映,而作为登记主体的权利人,相关信息反映在登记簿的相关栏目中。土地标的物一般以坐落、面积、价值和编号等表示。它包括以下七方面内容:土地产权性质与来源、土地权属界址、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土地等级和价格、土地使用条件以及房屋信息。
9. 简述土地所有权国家限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1)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和依照国家法律作出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土地所有权内容包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
(2)土地所有权国家限制包括以下内容
①土地所有权纵向范围限制—空间权的创立
作为对土地所有权根本限制的权利,空间权是指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对于土地上、下特定空间享有的排他支配权。如同土地有所有权与使用权之区分一样,空间权也有空间所有权与空间使用权之区分。空间权的客体是空间,与土地所有权效力范围内的空间不同的是,它是从传统土地所有权的客体—空间分割出来的那一部分空间,是土地所有权人享有的空间以外的空间。空间虽然是无形体,但是,空间最终是对特定地表空间的特定化,空间不可能脱离特定土地而存在。从这个角度讲,空间属于不动产范畴。空间权的产生是为同一块地表上的空间成立许多不同所有权的一种法律上的制度安排,因此,空间权应该还属于物权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