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9土地管理学(含土地经济学)之土地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迹地
【答案】迹地在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从广义来说,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都可以称为迹地。
2. 土地与土壤
【答案】土地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种物质与相关空间,它是由自然因子、生态因子、经济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在一定产权制度影响下,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作动态变化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土壤是指土地综合体中极其重要的构成要素,尤其是农业土地更是如此,但是,它不能等同十土地而代替土地。
3. 土地发展权
【答案】土地发展权是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单独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
土地发展权包括:农地变更为非农用地的发展权或称之为农地发展权; 未利用土地变更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发展权; 在农地使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入的发展权; 在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的发展权。
4. "RS"
【答案】英文RemoteSensing 的缩写,指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5. 地租
【答案】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农业或其他产业中所创造的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地租有不同的分类:
①按地租的物质形态可分为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②按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可分为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③按西方经济学理论可将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又称商业地租)及经济地租。
6. 土地信息系统
【答案】土地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摔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下程。
二、简述题
7. 何谓和如何实施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答案】(1)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将其享有的土地使用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
(2)实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①首先对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条件进行审核,就是对于转让资格的认证。
土地管理部门应审查土地使用者是否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是否与土地管理部门签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否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进行了投资和开发。不符合上述转让条件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
②对合法的转让进行买卖、交换、赠与、继承和其他特殊的方式进行转让。
③土地使用权受让人与新受让人就转让土地使用权签订土地转让合同。
,变更注册登记,由新的受④进行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变更过户登记,收回旧的《土地使用证》
,同时相应更改地籍图、土地归户册。 让力一换领《土地使用证》
8. 简述土地使用权转让监督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1)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
(2)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合同。
(3)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4)土地使用者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5)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
(6)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该建筑物、附着物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但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动产转让的除外。
(7)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转让,应当按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土地
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分割转让的,应当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并依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
(8)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市场价格不合理上涨时,市、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9)土地使用权转让后,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
9.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有哪些方法?
【答案】(1)遥感技术(RS )
由于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具有覆盖面广、宏观性强、快速、多时相、信息丰富等优点,因而较普遍地应用于土地调查制图与nr 测中。
遥感技术有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两种。卫星遥感资料上有空间的宏观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等特点,其优势在于大面积的动态监测。主要可用于土壤沙化、草原退化、土壤侵蚀、沿第滩涂的开发利用,土地受灾面积等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的监测。航空遥感具有分辨率高、荷载量大、机动灵活的特点,用航空遥感作点状或带状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是卫星遥感调查的必要手段。主
要可用于耕地增减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展的监测,农田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等等。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全国或全省土地利用监测,需要定期提供其辖区境界线内全面覆盖并具有行定时效性的遥感资料,这是开展土地利用监测工作的前提。
(2)土地调查技术
土地调查的方法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运用土地调查与统计可以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等级变化等进行分析。一般在遥感资料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土地调查进行检查和补充。在遥感资料缺乏的地区或年份,也只有依靠土地调查来反映土地利用状况。
通过监测,一是摸清了城市规模扩展的特点和速率; 二是了解了郊区农业用地非农化的过程和规律; 三是初步分析了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和闲置土地的分布。这些成果为研究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和挖掘存量土地潜力等项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3)土地信息系统(LIS )技术
国家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目前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无论是采用遥感资料,还是土地详杳成果,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对各种信息量进行处理,才能使土地利用监测快速、便捷、准确。
土地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控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贮、处理统计、分析、评价、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工程。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存储、自动检索、更新、三维信息共享、再生、保密等。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进行监测。如运用环境、土壤质量的监测仪器可以对农田生态环境、土壤质量等进行测定和分析。
(4)动态监测预警技术
新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耕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