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大学世界经济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货币体系
【答案】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由习惯和历史演变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其中,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惯例与做法是基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传统做法与惯例的法律反映,而国际货币机构则是一种协调与监督。
2. 新自由主义学派
【答案】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瓦尔特•奥肯、弗兰茨•伯姆等人。其基本思想是:不能让市场过程参与者随意地决定经济活动的形式,国家应当担负起影响整个制度框架和经济活动秩序的重任,因而国家应当奉行“秩序政策”,即确定条件和建立竞争秩序,以便使一个有效而又符合人的尊严的经济体制得到发展。
3. 世界经济格局
【答案】世界经济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衡状态。
二、简答题
4. 战后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趋势如何?
【答案】战后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过程由于战后科技革命而大大加速,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急剧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从停滞转为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
(2)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值得提出的是: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动脉,被马克思称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②作为第三产业中比重最大的商业,在战后兴起了超级市场、商业街、连锁商店、邮购商店、自动售货机等更加方便居民购物的新的商品销售方式,日益排挤百货商店这种比较传统的商业形式;③科研、信息、咨询、设计等行业,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成为重要的生产力等等。
5. APEC 的诞生的过程及其意义如何?
【答案】(1)APEC 的诞生的过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酝酿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1980年;②半官方协调阶段:1980〜1989年;③官方协调阶段:1989年以后。198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首次在堪培拉举行,此次会议标志着APEC 的成立。1993年在西雅图召开APEC 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后,召开了首次APEC 成员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至1998年召开的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和第六次非正式领导人会议,APEC 成员增加至21个。
(2)APEC 诞生的意义
APEC 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表明亚太经济合作机构已由基本属于民间性协商机构向官方的政策协调和协调机构过渡,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已步入实质性阶段,并且已开始着手实施具体合作项目。
6.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答案】(1)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①科技革命的大发展;②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③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表现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表现在于:①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②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③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増,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増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④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⑤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三、论述题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和政策措施常常根据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加以调整。1970年代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国家转向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措施,对以往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减少政府干预,强调市场机制。主要表现为: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即把部分甚至全部国有企业和财产的股份出售给私人,充分发挥私人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政府干预,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即政府在法律和政策方面放松对私人企业的限制,减少对企业的经济干预,修订和废除某些限制性的法令条款,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自由。
②实行税制改革。这个时期的税制改革,主要表现为减税和简化税率制度。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的税制改革都说明了税制改革是发达国家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紧缩财政政策。重点为减少政府开支,特别是压缩社会公共事业开支,精简机构、削减行
政支出等。
④调整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织调整和产业地区调整。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产业地位的相对下降;第二产业组织调整,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公私企业合营与合作、同国外企业合作与合资等,以增强企业活力,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第三产业地区调整,主要包括将工业、服务业发展中心由大城市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