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大学世界经济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资本流动
【答案】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是资本的一种跨国运动形态。
2. 特别提款权
【答案】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基金组织(IMF )在1969年设立的一项国际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是一种账面资产,可以作为会员国的储备资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以及会员国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
3. 混合跨国并购
【答案】混合跨国并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目的在于减少单一行业经营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在世界市场的整体实力。
二、简答题
4.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案】(1)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的发展阶段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大体上都经历了四个时期:①从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②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的经济高速増长时期;③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的经济“滞胀”时期以及其后到90年代初期的经济调整时期;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2)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主要有:
①经济恢复时期的特点:经济恢复最为迅速的是西欧各国。到1948年,除战败的德国和意大利外,西欧国家经济都恢复并超过了战前1938年的水平。就整个西欧来说,到1950年已完全恢复到战前水平。日本恢复较迟,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
②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特点: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③经济滞胀时期以及经济调整时期的特点: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升高;物价大幅上涨。面临着经济“滞胀”的困境和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重新思索以往的经济政策及其失误。自1982年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曾出现了长达八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但总体看,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
④“新经济”时期的特点:经济知识化,即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増长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网络化,是指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的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频率加快,协同性增强,效益增大;经济全球化,即由于经济知识化、网络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组合发生了很大变化。
5. 区域货币合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是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优货币区理论是与区域货币合作有关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后来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修正、补充和进一步阐述了蒙代尔最初提出的这一理论。
综合各种观点,最优货币区应该是由那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也比较协调的国家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这里所说的“最优”,是指区内国家通过协调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对区外货币的汇率浮动,达到区内国家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总的来说,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包括要素自由流动、汇率统一以及经济政策协调这三方面的内容。另外,最优货币区的成员国,必须放弃一定的政策自主性。
6.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三、论述题
7.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答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存在尖锐的对立与矛盾。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国际收支的调节
发展中国家认为国际收支调节应遵循对称、有效、公平的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来看由于外部的原因,单靠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努力难以奏效,因而发达国家应对此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发达国家则指责发展中国家只注重筹措资金,而不注重国际收支的调节。
(2)关于国际资金的转移
发展中国家指出:首先,应增加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的实际数额;其次,多边金融机构的贷款应予以增加;再次,确定一个有效的战略,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最后,关于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要与发展援助相联系。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上述要求,持不同或完全相反的态度。
(3)关于汇率制度
发展中国家不赞成0前的浮动汇率制度,因为其影响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发展,加剧世界市场商品价格的波动,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受到损失,此外,汇率波动会增加它们的外债负担与储备管理的困难。而发达国家认为,恢复固定汇率制度的条件尚不具备,在目前的世界经济条件下,浮动汇率制度是灵活或可行的。
(4)国际货币事务的民主化
发展中国家认为,随着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全球相互依赖加深,这就要求所有国家都参加国际货币事务的管理,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货币事务的重大问题,一直由美国和少数发达国家所控制,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独断专行的做法。
从上述所列的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的一系列矛盾与斗争是很尖锐的。这个矛盾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发展中国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沿着合理的方向前进,使其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