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财政系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负担能力相等, 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 税负不同, .

这是( ).

A. 税收法定原则

B. 实质课税原则

C. 税收公平原则

D. 法律优位原则

【答案】C

【解析】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A 项,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 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B 项, 实质课税原则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 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D 项, 法律优位原则的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2. 下列属于中央税的有( )

A. 消费税

B. 营业税

C. 房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答案】A

【解析】BCD 三项, 营业税(不含铁道系统、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缴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属于地方税。

3. 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属于市场失灵表现中的( )。

A. 公共物品缺失

B. 外部效应

C. 不完全竞争

D. 收入分配不公

【答案】B

【解析】外部效应是指一定的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意外地影响了他人的利益, 却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来进行调节的情形。单纯依靠市场, 无法使受益者付费或使受害者获得补偿, 导致了社会收

益和私人收益、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差异的产生, 也就使得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实现这类资源的最优配置。

4.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行为中, 不属于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

A. 税务机关不予减税、免税、退税或者不予抵扣税款

B. 税务机关拒绝当事人查阅税务行政许可决定及有关档案材料

C. 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执行税收政策的请示作出答复

D. 税务机关拒绝当事人查阅税务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记录

【答案】C

【解析】税务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为违法或者不当, 侵害其合法权益, 请求人民法院对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理裁决的诉讼活动。

5. 下列关于纳税申报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 实行定期定额方式缴纳税款的纳税人, 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B. 纳税人办理了延期纳税申报的, 应当在申报期限内先预缴税款

C. 纳税人享受定期减税、免税待遇的, 在减税、免税期限内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D. 纳税人当期没有销售货物、提供劳务, 没有取得应税所得的, 不用进行纳税申报

【答案】D

【解析】D 项, 纳税人当期没有销售货物、提供劳务, 没有取得应税所得的, 也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纳税申报。

6. 衡量稳定经济体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

A. 财富分配均衡

B. 物价稳定

C. 经济増长

D. 充分就业

【答案】A

【解析】衡量稳定经济体的四个主要指标是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不包括财富的均衡分配。

7. 影响一国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政体结构

C. 个人分配制度

D. 税制结构

【答案】A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 而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指标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的表现。

8. 在经济萧条时期, 税收因税基的缩小而减少, 从而减缓了经济的衰退程度, 刺激经济复苏。这体现了税收的( )。

A. 内在稳定器作用

B. 相机抉择作用

C. 横向公平

D. 纵向公平

【答案】A

【解析】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税收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自动发生増减变化, 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在萧条时期, 由于经济衰退, 纳税人收入会减少, 符合纳税规定的人数也相应减少, 因而适用较高税率的税基缩小, 这样, 税收就会自动减少。由于税收的减少幅度会超过收入的减少幅度, 税收便产生了一种推力, 防止消费与投资需求过度紧缩, 减缓经济的衰退程度, 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9. 下列哪项不属于税收预测需遵循的原则?( )

A. 连贯性原则

B. 类推性原则

C. 相关性原则

D. 确定性原则

【答案】D

【解析】一般而言, 税收预测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连贯性原则。一是时间方面的连贯性, 二是系统结构的稳定性。②类推性原则。经济事物都有各自的运行模式, 并且这些模式之间会存在相似之处。③相关性原则。各种经济现象之间都是相关的。④概率性原则。税收预测必须通过对事物发展偶然性的分析, 揭露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规律性。

10.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计算公式为( )。

A.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B.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收入×100%

C.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国民收入/税收总额×100%

D.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国内生产总值/税收总额×100%

【答案】A

【解析】ACD 三项,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B 项, 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收入×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