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主渠道,乡镇企业,小城镇

  摘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劳动力 在全国总人口和全国总劳动力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数量 巨大,解决不好他们的就业问题将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 定,所以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主渠道畅通的因素,并根据我国 城乡特点和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来统筹考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农村劳动力 的就业铺平道路,意义重大。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主要有下列几条:一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内 部消化;二是由乡镇企业吸纳;三是向城镇转移。就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而言,讨 论最多的是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至于农业本身和大、中城市对农村 劳动力就业所起的作用,则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笔者在农村劳动力的就 业问题上,虽然同意多数同志的观点,即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根 本出路,政府应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特别 是向小城镇转移。但同时也认为,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 主要向小城镇转移并非是万全之策,它同向大、中城市转移以及农村就地消化吸 收的道路一样,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不解决和处理好这些困难和问题,农村 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美好愿望仍将难以实现。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摒弃了过 多强调农村劳动力在某一渠道就业的研究思路,而是采取通盘考虑的方法,较为 全面地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各就业主渠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全方位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的基本思路。 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介绍了 199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乡镇企业和城镇三大主渠道就业的基本情 况,并通过数据说明务农仍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职业。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劳动 力就业主渠道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首先指出了由于二、三产业接纳力的有限性, 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领域内部就业所带来的问题;其次分析了90年代以来,乡 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最后 分析了中国通过城镇化的道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通过以 上分析,笔者得出结论: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镇,不论是农业,还是非农业,都 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和问题,未来10年内,数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第三部分,拓 宽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主渠道的基本思路。主张应全面考虑农村劳动力各就业主 渠道的优势和劣势,并川页应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具 体措施如下:第一,继续发挥农业部门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使农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稳定器”与“推进器”的作用。 第二,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第三,加快小城镇 建设,提高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第四,有步骤、有秩序地安排农村劳 动力向城市转移。第五,大力发展城乡第三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 岗位。第六,增加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 农村劳动力对教育及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第七, 推进城乡制度创新,保证农村劳动力就业主渠道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