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关键词:私营经济,性质,地位和作用,发展机遇与对策

  摘要

  私营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近几年在我国以引人注目的速度快 速发展。然而,它的发展也引起人们认识上的种种困惑和误解,突出表现在对私 营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面临的机遇、困难和问题、发展的趋势及对策等重 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社会各界远没有取得共识。因此,对这些问题运用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予以研究和探讨, 以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和误解,进而促进我国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 要和十分必要了。本文试图为此作出努力。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六个问题: 一、研究社会经济成分的一般方法。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 社会经济成份问题,认为事物的性质只能决定于它的内因,经济成份的性质只能 决定于该经济成份内部的生产关系,事物的性质同该事物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在社会的多种经济成份中,只有占主体地位的经济成份决 定该社会的性质;在多种经济成份中,占主体地位的经济成份对其它经济成份有 巨大的制约作用;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对其它经济成份有调控作用;某种 经济成份存在的终极原因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 二、关于私营经济的性质。首先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了私营经济性质的一 般规定。从质上看,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并采用雇佣劳动来实现资 本增殖的经济成份。私营经济具有私有性、雇佣性、占有性、增殖性等特征;从 量上看,我国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经济 组织。其次,分析了我国私营经济的特殊规定性,具体表现为:我国现阶段私营 企业主原来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私人企业的雇工同其它职工一样,在政治上和 经济上是独立的;从利润分配看,许多私营企业主把盈利的绝大部分用于扩大再 生产;私营经济内部已不是完整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要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宏 观调控和行政管理。   三、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民营经济。首先,分析了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 关系,认为个体经济是建立在个人拥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个人劳动基础上的小私有制经济,它同私营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次,又分析了民营经济与私营经济 的关系,认为“民营”属于经营方式的概念,“民营经济”概念不能说明某种经 济成分的性质,是一个产权不清晰的概念。私营经济可以称作民营经济,但不能 以民营经济概念完全取代私营经济。 四、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现阶段私营经济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私营经济是天然的市场经济形式,其特 征为产权关系清晰、经营机制健全、运行机制灵活;要正确认识私营经济中的剥 削现象;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会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五、当前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机遇、困难和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其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私营经济 发展的机遇:党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 展空间;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 要的制度条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入世贸组织、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 小”原则等,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环境和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 召开,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再次,分析了当前我国私 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私人企业融资难、非正规化管理、业主素质有待 提高、私人合法财产需要保护等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六、促进我国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对策。文章首先对我国私营经济未来 发展趋势作以展望,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制,但在我国私营经济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始终,私营经济要在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才会逐步消 亡。其次,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七大战略对策:第一,以十 六大精神为指导,继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第二,要逐步放宽私营经济从业限 制、拓展其经营领域;第三,尽快将私营经济纳入社会保障系统;第四,在资金、 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扶持私营经济;第五,加快保护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 步伐;第六,努力提高私营企业主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第七,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本人认为,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必将迎来伸展英姿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