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从动物纹饰看石寨山文化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无

  摘要

以云南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等地为代表的。由古“滇”人所创造的表铜文化,是云南最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它有着浓郁的地方气息。同时,反映出有来自中原华夏文化、楚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印度古代文化等等的影响。本文则主要从动物纹饰入手,专门探讨“滇”人同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关系,以及两个文化为什么能够发生关系的诸种原因。 通过对南北两种文化中动物纹饰和其它一些器物的比较,我们看到,“滇 ”人所吸收的北方游牧文化因素,不仅仅只是我国北方的,或仅仅只是斯基泰系的,而是两者兼有,有人甚至认为,远及欧洲中部的哈斯泰物(Hallstatt)文化。所以“滇”人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关系,应是同广义上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关系。即是同整个欧亚大陆腹部草原和山前游牧上许多游牧部族的文化关系。因为所列举的器物及纹饰表明;“滇 ”人不仅确实同北方游牧民族发生过文化交流。而且其北方文化因素来源是十分广泛的,不可单一而论。 一定的自然环境,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经验以及习性观念等,是一定的文化现象得以发生或承传的前提条件。“滇”人之所以同北方游牧民族一样,要以各种类型的动物为其装饰。乃是因为他们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着一些相类或相同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使两者有了一些共同的文化需要。当两个文化发生碰撞时,就会在某些点上发生共振。以动物纹为其装饰。正是“滇”人在同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发生接触交往时。根据自己的文化需要所做的仿效和选择之一。 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化了的人,因此文化要传播交流就离不开花人,离不开人的流动和相互的接触交往。通过对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考察,我们看到,战国和西汉时期,在滇人的周围。确实有“昆明”等一些来自北方的古代羌系统的民族和一些来自西域的胡人在活动。他们作为北方的游牧文化的载体,和滇人有着各种式样的接触交往,正是这些来自北方、活动在滇 人周围的部族,把北方游牧文化的传播到了滇人中间。 来自欧亚大陆腹部草原和山前游牧带上诸多游牧部族的文化因素之所以能够传入云南古滇族人中,从地理上说,乃是因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存在着一个大致呈“丫”字形的民族科迁徙和文化传播地带。这一地带以甘、青、陕、川四省交接区域为中心。向东沿阴山,贺兰山、天山等山脉可接西域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向南则沿西藏高原东麓南北走向的几条大河和山脉可直抵云南。由于这一“丫”形地带上的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利于游牧或半游牧民族的迁徙流动。所以它成了氏羌戎狄和胡人迁徙流动的地带和文化传播的地带,又由于“丫”口地区能汇集来自东、西各方向部族,因此不管是由来自不同方向的部族南下。还是由活动在“丫”口地区的部族吸收了其他部族的文化因素后再南下,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欧亚大陆腹部草原和山前游牧带上和游牧部族的文化因素带入云南。总之,由于这个“丫”字形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地带的存在,北方文化因素影响来源复杂多样的原因。 公元前七、八世纪、欧亚大陆腹部游牧文化中的动物纹发生和发展起来以后,一些活动在中原边地上的部族曾因一系列历史变故,一批批地南下。这些变故在春秋战国时,主要是戎狄对中原的不断入侵和秦晋等国的激烈抵抗。秦晋等到国不仅激烈抗击着入侵的戎狄,而且还常常北进、西拓、南并向边地开拓疆土。这种交逼的结果,使得边地民族一部分融入了西南地区,其远者就进入了云南。在秦汉之际,则是由于北方游牧异议中,月氏、匈奴、乌孙等部族的相继兴衰与斗争,使得一些氐羌戎胡部族溃散后四向逃遁,其中也有南下进入云南的。因此,当时秦晋不断北进、西拓、南并以及游牧民族互相间的斗争,就是那些北方部族要不断南向迁徙的历史原因。也正是由这些本身带有动物纹这种文化因素、南下迁徙入滇的北方部族,把动物纹传播到了滇人中间。使得云南青铜文化中的动物纹呈现了一个与北方系在时间上,构思以及发展变化上大致相同的面貌。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古代以及今天世界各族各国文明进步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契机。在十五世纪以前的历史中,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发达,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评分就是靠民族迁徙流动和相互间的接触交往来实现的。同其他不同文化集团接触交往的机会越多,就越可能发展进步,古代欧亚大陆之所以是世界文明程度最高的大陆,就是因为欧亚大陆上的四大文明之间存在着不断的文化交往,而这种交往就是由横贯欧亚大陆腹部的草原和山前游牧带来维系的。在这条游牧带上迁徙流动的游牧部族。不仅对四大文明区域的发展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他们对我国西南古滇人的青铜文化发展也作出过贡献。古滇人那些精美绝伦的动物纹饰也是在同来自北方的交流传播在文明发展进步中的作用以及古代游牧民族在欧亚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是完全不可低估的,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对古代文化交流和传播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探讨和解开众多的世界文化之迷,在我们开放和改革的今天。对我们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纷纭的外来文化也将是不无裨益和启示的。 本文是在许多前辈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考察论述,力图廓清滇 人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关系心脏两个文化之所以发生诸种原因,并大致勾勒出一个动物纹传入滇人中的过程。不足之处,尚请诸位前辈、同志指教!以便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