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918学前教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 园长
B. 阿姨
C. 保育员
D. 幼儿教师
【答案】D
【解析】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因此,答案为D 。
2. 认为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这种作用模式是( )。
A. 诱导
B. 维持
C. 递进
D. 促进
【答案】D
【解析】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份种作用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的方向和顺序。如果没有后天经验,儿童可以向前发展。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3. 对儿童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 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 按老师规定的程序活动
C. 为了让儿童舒展筋骨
D. 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答案】D
【解析】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儿童活动即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4. ( )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A. 采用讲故事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
B. 模仿游戏
C. 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D. 宗教仪式
【答案】C
【解析】氏族社会时期的教育者主要由年老者担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教授儿童有关制造使用工具的方法、生产劳动的技能、日常生活经验和行为规则等。在这个时期,老少相随,以老教小的做法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5. “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 杜威
B. 福禄贝尔
C. 蒙台梭利
D. 皮亚杰
【答案】A
【解析】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了杜威的整个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6. 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 )指导思想。
A. 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 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 多样性
D. 均衡化
【答案】B
【解析】幼小衔接工作要坚持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因为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题中所说现象只注意到了幼儿“智”这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这就违背了“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指导思想。因此,答案为B 。
7. 幼儿一般只能感受事物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 )。
A. 低级性
B. 浮躁性
C. 冲动性
D. 肤浅性
【答案】D
【解析】幼儿的审美感知比较肤浅和表面化。幼儿对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容易感受,面对内在美、复杂的形式美的把握,则要在幼儿末期才开始发展。
8. 幼儿体育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这是由( )决定的。
A. 体育的内容
B. 体育的方法
C.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D. 体育培养目标
【答案】C
【解析】幼儿体育之所以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是因为其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不同。在幼儿阶段,由于抵抗力差,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动作不协调等,需要设计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不宜进行爆发性肌肉活动; 需要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 需要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创设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等。因此,答案为C 。
9. 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 )。
A. 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B. 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 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 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答案】C
【解析】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所以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
10.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A. 环境因素
B. 社会政治制度
C. 社会文化水平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D
【解析】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受经济状况的制约,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因此,答案为D 。
二、名词解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