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905学前教育学[专业学位]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 )入手。
A. 情感
B. 意志
C. 行为
D. 认识
【答案】A
【解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其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求幼儿德育目标从情感入手。因此,答案为A 。
2. 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
A. 中期目标
B. 近期目标
C. 远期目标
D. 活动目标
【答案】B
【解析】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目标分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活动目标四个层次。其中,幼儿园每周或每月所制定的目标属于近期目标。
3. 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
A.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B. 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 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D. 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答案】C
【解析】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因此,答案为C 。
4.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 )。
A. 高级保姆
B. 教育者
C. 看管者
D. 监护人
【答案】B
【解析】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因此,答案选B 。
5. 在幼儿园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
A. 真诚,同理心,深切的了解
B. 真诚,接纳与信任,同理心
C. 真诚,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D. 同理心,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答案】C
【解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指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了保育员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是真诚,二是接纳与信任,三是深切的了解。
6.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思维力
D. 创造力
【答案】C
【解析】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中,思维力的培养就成为其核心。因此,答案为C 。
7. 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获得美感,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 )。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经验性
D. 受动性
【答案】B
【解析】幼儿审美感知主要有如下特点:①情绪性。美本身具有感染性,幼儿通常从人和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角度,来判断人和事物的美与丑。②肤浅性。幼儿的审美感知比较肤浅和表面化。幼儿对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容易感受,而对内在美、复杂的形式美的把握,则要在幼儿末期才开始发展。③行动性。美本身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而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得到美感。④有灵性。受自我中心倾向的影响,幼儿易将自己的情感、意志附加在他所感知的审
美对象上。
8. 解决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于( )。
A.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B.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C. 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D. 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答案】C
【解析】在幼小衔接工作上,只有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并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才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工作。这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答案为C 。
9.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焦点和重点是( )。
A. 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规章制度和课程
B. 多教幼儿读写算算,让幼儿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
C. 锻炼幼儿的体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D. 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力
【答案】D
【解析】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能力,是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焦点。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人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
10.幼儿一般只能感受事物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 )。
A. 低级性
B. 浮躁性
C. 冲动性
D. 肤浅性
【答案】D
【解析】幼儿的审美感知比较肤浅和表面化。幼儿对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容易感受,面对内在美、复杂的形式美的把握,则要在幼儿末期才开始发展。
11.( )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A. 采用讲故事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
B. 模仿游戏
C. 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D. 宗教仪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