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918学前教育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体现了学前教育中的( )原则。

A. 独立自主性

B. 发展适宜性

C. 活动性

D. 综合性

【答案】A

【解析】独立自主性原则就是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让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2. ( )是幼儿从事各种探究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应有意识地培养。

A. 兴趣和求知欲

B. 幼儿的积极性

C. 经验基础

D. 创新能力

【答案】A

【解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学生只有对某事物有兴趣,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 求知欲则进一步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探索未来的兴趣。因此,答案为A 。

3. 幼儿爱听表扬,不喜欢挨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

A. 负面教育的原则

B. 全面教育的原则

C. 侧面教育的原则

D. 正面教育的原则

【答案】D

【解析】幼儿爱听表扬,不喜欢被批评,幼儿做错事通常是因为无知或无能。因此,幼儿德育过程中,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以正面引导为主,辅以纪律约束。幼儿教师应让幼儿积极愉决地接受道德要求,主动地履行道德规范,而不能随意批评、侮辱孩子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4.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小时。( )

A.1; 2

B.1.5; 2.5

C.2; 3

【答案】C

【解析】为了保障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5. 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

A. 目的性

B. 优美

C. 教育性

D. 多样性

【答案】C

【解析】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也就是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要体现教育性。因此,答案为C 。

6. 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属于( )。

A. 希求期

B. 忽略期

C. 需求期

D. 渴求期

【答案】A

【解析】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希求期(孩子初入园所):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 担心孩子跟不上群体的发展水平; 希望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这个阶段的家长由于对家庭教育的作用以及父母的教育地位缺乏认识,缺乏自信心,希望幼儿园开展教育指导的心情比较迫切。②第二阶段一忽略期:比较关心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关注儿童在园所的表现,而较少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较注意知识教育,而忽略良好个性与行为的培养。③第三阶段——需求期:对婴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呈上升趋势,有接受教育指导的强烈愿望; 让婴幼儿超前接受知识教育,而忽略学习兴趣的培养; 以成人的观念强加于婴幼儿,影响婴幼几个性心理的正常发展。

7. ( )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

A. 全民教育

B. 终身教育

C. 教育民主化

D. 教育现代化

【答案】B

【解析】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终身教育思想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8. ( )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儿童当儿童看”。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B

【解析】卢梭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大特点和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看作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9. 正确地理解儿童的发展应该是( )。

A. 儿童的生长变化过程

B. 儿童生理成熟度变化

C. 儿童在身心两方面的量变和质变

D. 儿童心理成熟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儿童的发展指的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密不可分并且相互作用。

10.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是( )。

A. 独立自主性原则

B. 发展适宜性原则

C. 保教结合原则

D. 综合性原则

【答案】C

【解析】保教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保教结合是我国特定时间保存下来的教育原则。因此,答案为C 。

二、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