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905学前教育学[专业学位]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实施幼儿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 专门的德育活动
B. 游戏
C. 日常生活
D. 课本学习
【答案】C
【解析】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所以,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因此,答案为C 。
2. 家庭经济收入、支出、储蓄等不必让儿童知道,体现了家长育儿中( )的守则。
A. 尊重儿童
B. 做好榜样
C. 规矩明确
D. 适当回避
【答案】D
【解析】儿童和大人生活在一个家庭中,虽然属平等的成员,但由于年龄、知识和需要的差异很大,儿童与父母之间有着共同的需要和欢乐,也还有着许多不同的需求。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睦,家庭生活的某此方面儿童是小宜参与、小必知道的,这就是适当回避。家庭经济、收入、支出、储蓄,家庭社交活动中的某些不必让儿童知道的交谈内容,家庭中对一些政治问题的讨论,家庭成员为教育儿童的意见协商和对儿童的分析、教育的措施,对自己孩子和他人孩子的比较,家长准备和幼儿园老师交换的关于儿童的意见,以及夫妻生活等等,均属于儿童应回避的方面。
3. ( )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合作,体现幼儿园和家长的伙伴关系。
A. 咨询活动
B. 家长委员会
C. 家长学校
D. 电话联系
【答案】B
【解析】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其成员由各个年龄班选出的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参与幼儿园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同时家长委员会也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的合作,体现幼儿园和家长的伙伴关系。
4. 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 )基础之上。
A. 幼儿的思维能力
B. 幼儿的感性经验
C. 知识的系统化
D. 科学性
【答案】B
【解析】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主要靠自己的感官来与外界接触,所以,幼儿的感性经验就成为幼儿获取外界知识、将外界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的前提。幼儿的知识结构只有建立在幼儿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与幼儿自身经验相联系,才易被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答案为B 。
5. ( )左右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答案】B
【解析】2岁左右的婴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未来自尊、自信和独立性等个人特征形成的基础。
6. 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
A. 中期目标
B. 近期目标
C. 远期目标
D. 活动目标
【答案】B
【解析】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目标分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活动目标四个层次。其中,幼儿园每周或每月所制定的目标属于近期目标。
7. 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 )的情趣和能力”。
A. 感受美和表现美
B. 感受美和鉴赏美
C. 感受美和评价美
D. 感受美和创造美
【答案】A
【解析】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8. 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
A. 社会活动
B. 人类社会的活动
C. 人类自发的活动
D.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答案】D
【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9. 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
A. 中国
B. 英国
C. 丹麦
D. 美国
【答案】D
【解析】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建立了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19世纪末芝加哥设立社区学院,培养适应美国工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当时战后300万美国退役军人进入新建的社区学院学习,为战后的经济发展准各人才。
10.( )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A. 家长学校
B. 家长专栏
C. 家长座谈会
D. 家访
【答案】B
【解析】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 家长的配合利于教育教学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