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 )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A. 家长学校
B. 家长专栏
C. 家长座谈会
D. 家访
【答案】B
【解析】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 家长的配合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所以,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是天然的伙伴关系。因此答案为B 。
2. ( )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A. 采用讲故事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
B. 模仿游戏
C. 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D. 宗教仪式
【答案】C
【解析】氏族社会时期的教育者主要由年老者担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教授儿童有关制造使用工具的方法、生产劳动的技能、日常生活经验和行为规则等。在这个时期,老少相随,以老教小的做法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3. 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是( )。
A. 保育
B. 保育和教育
C. 保护儿童
D. 照看孩子
【答案】B
【解析】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做到保教结合。这样才能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所以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因此,答案为B 。
4. “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 杜威
B. 福禄贝尔
C. 蒙台梭利
D. 皮亚杰
【答案】A
【解析】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了杜威的整个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5.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 )。
A. 确保幼儿安全
B. 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C. 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D. 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答案】D
【解析】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促进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任务。因此,答案为D 。
6. “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该目标属于幼儿全面发展的( )。
A. 德育目标
B. 智育目标
C. 美育目标
D. 体育目标
【答案】B
【解析】幼儿的智育目标包括: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意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7. 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 )的教育环境。
A. 自由
B. 集体
C. 温馨
D. 有秩序
【答案】A
【解析】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山,使儿童
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因此,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给儿童创设一个自由的环境。
8. ( )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 开放日制度
B. 家长接待日
C. 家访
D. 电话联系
【答案】A
【解析】托儿所、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家访是进行家长工作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电话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
9. ( )左右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答案】B
【解析】2岁左右的婴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未来自尊、自信和独立性等个人特征形成的基础。
10.行动操练法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 )。
A. 审美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B. 心智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C. 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D. 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
【答案】C
【解析】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其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11.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获得美感,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 )。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经验性
D. 受动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