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802石油地质综合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陆冰川(冰盖)
【答案】大陆冰川为规模广大的冰川,覆盖在大陆或高原区所有的高山、低谷以及平原的全部。大陆冰川中央部位较高,冰自中央向周围任何方向移动,不经融化而直接入海,因其覆盖整个陆地再由陆地边缘直接入海,故称大陆冰川。
2. 地表径流
【答案】地表径流是指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3. 基性岩
【答案】基性岩是火成岩的一个大类。SiO 2含量为45~52(重量%)、富铁镁矿物和钙质斜长石。色率一般为35~65,呈中色至深色。代表性喷出岩为玄武岩,侵入岩为辉长岩和辉绿岩。
4. 韧性剪切带
【答案】韧性断层是指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剪切作用形成的强烈变形带,即一种狭长的高应变带,又称韧性剪切带。
5. 喷出作用
【答案】喷出作用是指岩浆从源区产生,到分凝、上升并从地表某个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最后
,喷出作用有多种类型,主要有冷凝形成岩浆岩的作用。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石为喷出岩(火山岩)
裂隙式、中心式、宁静式、爆裂式等。喷出产物主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6. 沿岸堤
,是指由激浪流将沙或砾石以及贝壳碎片堆积在高潮线附近而【答案】沿岸堤又称“滨岸堤”
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它的延长方向与岸线平行,高数米,长数百米至数公里。是堤式海滩的组成
,也可成为一组大致平行的堤出现。部分,其前缘是砂质海滩。可以单一出现(表示岸线的稳定)
7. 背斜
【答案】背斜是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凸起者,在一般平地上,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古老,两侧较新的地层排列方式。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
8. 变余结构
【答案】变余结构是指变质作用不彻底,留下了原岩的一些面貌,有时虽然成分发生了变化,其轮廓仍然很清楚。
9. 地质构造
【答案】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形成的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也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二、简答题
10.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的表现有何小同之处?
【答案】(1)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是产状呈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即同一层面上的各个点大致具有相同的海拔高度,地质图上的地质界线大致平行于地形等高线。水平岩层是沉积成岩后只有整体升降而未经倾伏和褶曲的原始水平产状的地层,也包括经过构造变动,但仍具有近水平产状的地层,如大型平卧褶皱两翼的岩层。
(2)倾斜岩层
倾斜岩层岩层产状与地面倾向相交,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利用V 字形法则可以准确判断其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3)垂直岩层
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直交或近于直交的岩层,即直立起来的岩层。在强烈构造运动挤压下,常可形成直立岩层。垂直岩层在地质图上其产状与地质体相互垂直,呈直线状延伸。
11.洋壳的结构有何特征?
【答案】大洋地壳明显地区别于大陆地壳,最大的区别是大洋地区不存在康拉德面,并缺失
,其物质成分主要为镁铁质岩石。根据“深海钻探计划”所花岗一片麻岩层(即大陆区的上地壳)
获得的资料,大洋地壳可以分为了个层次:
第一层为松散的深海沉积物,厚度从几百米到一千米不等,这些沉积物主要来自大洋的生物源沉积,有钙质沉积和硅质沉积,还有少部分火山碎屑沉积和冰川沉积。P 波的传播速度一般小于4km/s。
第二层为海底喷发作用形成的玄武岩层,并夹有一些深海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岩和硅质岩
等,厚度为1.5~3km。P 波的传播速度约为4.5~6km/s。由于海底喷出的岩浆遇到海水急剧冷却收缩,常形成特殊的岩枕。枕状熔岩是水下岩浆喷出的典型构造,具有指示构造环境的意义。
第三层是由玄武质岩浆在浅部固结形成的辉绿岩和在深部结晶形成的辉长岩,其厚度大约为3-5km 。P 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km/s。由于深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和重力的作用,先结晶的矿物会堆积下来,形成类似沉积岩的层状构造,称为“堆晶构造”。
12.如何区别正在发展或已经停止发展的冲沟? 它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答案】冲沟发育阶段
(1)冲槽阶段
坡面径流局部汇流与凹坡,开始沿凹坡发生集中冲刷,形成不深的冲沟。沟床的纵剖面与斜剖面基本一致。在此阶段,只要填平沟槽,调节坡面流水不再汇注,种植草皮保护坡面,即可是冲沟不再发展。
(2)下切阶段
由于冲沟不断发展,沟槽汇水增大,沟头下切,沟壁坍塌,使冲沟不断向上延伸和逐渐加宽。此时的沟床纵坡面与斜坡面已不一致,出现悬沟陡坎。在沟口平缓地带开始有洪积物堆积。在此阶段,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工程防护措施,如加固沟头、铺砌沟底、设置跌水坎和加固沟壁等,可防止冲沟进一步发展。
(3)平衡阶段
悬沟陡坎已经消失,沟床已下切拓宽,形成凹形平缓的平衡剖面,冲刷逐渐减弱,沟底开始有洪积物堆积。在此阶段,应注意冲沟发生侧蚀和加固沟壁。
(4)休止阶段
沟头溯源侵蚀结束,沟床下切基本停止,沟底有洪积物堆积,并开始有植物生长。
13.火山的喷发方式及其产物是什么?
【答案】(1)火山的喷发方式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①熔透式火山喷发
熔透式火山喷发是指由岩浆直接熔透地壳,井大面积地出露地表的火山作用。这种喷发方式只存在于地壳较薄的大洋中,大陆上已经没有。
②裂隙式火山喷发
裂隙式火山喷发岩是指岩浆沿着地壳的巨大裂隙溢出地表的喷发方式。这种喷发方式在陆地上目前只有冰岛可见,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但在大洋中脊部位很普遍。
③中心式火山喷发
中心式火山喷发是指岩浆由喉管状通道喷出地表的方式。这是现代火山喷发的主要方式。根据火山喷发的激烈程度又可将其分为:爆发式、宁静式和中间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