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802石油地质综合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火成岩

【答案】火成岩或称岩浆岩,地质学专业术语,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

,成形的一种岩石。现在己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

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

2. 推覆构造

【答案】推覆构造是指由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和下盘组合而成的整体构造。冲断层总体倾斜平缓,常呈上陡下缓的铲状或下陡上缓的倒铲状,也可呈陡缓相间的台阶状。上盘为由远距离(数千米至上百千米)推移而来的外来岩块,称推覆体; 下盘为较少位移的原地岩块,多发育于造山带及其前陆地区。

3. 矿物

【答案】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 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4. 层面构造

【答案】层面构造是岩石(沉积岩)的一类构造。在沉积岩层面上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统称层面构造。它常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岩石的形成环境。

5. 溶蚀洼地

【答案】溶蚀洼地是指分布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长轴常沿构造线发育,面积约为数平方公里至数十平方公里。洼地底部呈线凹形,有时因漏斗及落水洞的分布略有不平,表层堆积厚度不等的残余红土及水流冲刷来的红土堆积。

6. 包气带水

【答案】包气带水是指埋藏在包气带中的地下水。包气带水常常以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的形式存在,重力水较少。降雨时。地下水下渗较多,包气带水可出现较多的重力水,包气带水主要作垂直方向的运动。

7. 沿岸流

【答案】沿岸流是指沿着局部浅海海岸流动的海流。包括由于风力作用或河流入海作用,形

成沿着局部海岸流动的海流,以及在海岸带由于波浪作用形成近岸流系。另外,沿着海岸运动的水流也成为沿岸流。

8. 冰蘑菇

【答案】冰蘑菇是指覆有大小石块的孤立冰柱。是冰川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形似蘑菇。冰川周围嶙峋的角峰,经常不断地崩落下岩屑碎块。如果崩落的岩块较小,在阳光下受热增温就会促进融化,结果岩块陷人冰中,形成圆筒状的冰杯,进而形成冰面湖。如果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当周围的冰全部融化了,而大石块因为遮住了太阳辐射,其下的冰没有融化,就能生长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

9. 大地水准面

【答案】大地水准面是指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在测量工作中,均以大地水准面为依据。因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和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匀,故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北半球较细长,南半球较粗短的不规则曲面。

二、简答题

10.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上的气候是不断变化的(主要指地质证据)?

【答案】(1)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正在不断升高,在南极,由于温度低,降雪不能融化,不断积累的降雪会在其中保留一些气泡,科学家对不同深度的冰芯进行钻探取样分析其中的气体成分并进行同位素定年,依据现在可获得的冰芯资料,现在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浓度是近80万年以来最高的。温室气体的升高,必然会增强器温室效应,是气候不断变暖。

(2)温度持续升高

对地表大气温度直接测量分析表明,从1906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上升的趋势为每十年0.074摄氏度,从1956年到2005年增暖趋势达每年0.128摄氏度,从1981到2005年,增暖趋势达每年0.177摄氏度,因此来看,气候变暖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发展

(3)物种濒临灭绝

目前科学家己发现生态系统在发生越来越多的变化,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生物与生态系统在发生着多方面的变化。生物的发育节律与物候现象出现明显变化,如植物的展叶期提前,开花期提前和枯黄落叶期推迟,迁徙动物的迁徙时间改变。

(4)降水条件恶劣全球降水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使得降水更加恶劣,出现暴雨和洪涝几率上升,水土流失加剧,降水可利用性正在下降。

11.深海沉积物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水深超过200 m的海洋水域都称为深海,包括了大陆坡、大陆坡脚和大洋盆地等。由于现代海洋勘探技术的限制,深海沉积物的观测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深海沉积物的分类主要

依据沉积物的物源及成分,各种沉积物在全球大洋中有自己优势的分布范围。大洋沉积物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1)陆源碎屑沉积

沉积物特征:陆源碎屑沉积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大陆,依靠浊流或等深流的搬运,沉积在大陆坡和大陆坡脚处。

(2)深海冰川沉积

深海冰川沉积是大陆冰川进入大洋之后,随着海水的漂流融化,冰川所携带的碎屑物沉入海底而形成的冰海沉积物,实际上深海冰川沉积属于陆源碎屑物沉积的一种特殊类型。深海冰川沉积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近源块状底债

位于冰川进入海洋附近的海底,主要是冰川所携带的底债物在大陆冰川末端直接释放在海底形成的冰海沉积物。这种沉积物特征是:分布范围小,无分选、无层理、无生物碎屑。

②冰海混杂层状沉积

冰海混杂层状沉积是深海冰川沉积的主要类型,分布在块状沉积物的前方,形成一个较为宽广的沉积带。这种沉积物特征是:沉积物含戮土成分、粗碎屑较少,具层理。

③含冰碛坠石沉积

含冰碛坠石沉积是深海冰川沉积与正常深海沉积的过渡类型,沉积物具有海相纹泥夹冰川坠石特征。

(3)深海生物源沉积

深海生物源沉积包括钙质软泥沉积、硅质软泥沉积、珊瑚碎屑沉积和有机沉积。

①钙质软泥沉积

特征:

钙质软泥沉积是深海沉积中最常见的类型,各大洋均有分布,但分布并不均匀。钙质软泥的形成与钙质介壳的产量和溶解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②硅质软泥沉积

硅质软泥的形成同样受到介壳的产量和溶解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硅质软泥与产生硅质介壳的生物分布有直接的关系。

(4)深海火山碎屑源沉积

海底、火山岛和陆缘火山喷发产生固体产物,它们大部分沉积在深海盆地中,形成深海火山碎屑源沉积。沉积物特征有:火山碎屑沉积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区,其分布范围与优势风向有很大关系。在信风带由东向西飘,在盛行西风带由西向东飘,形成与风向一致的沉积带。

(5)深海黏土沉积

深海黏土沉积物特征:

①分布特征

深海黏土分布的面积也很广,仅次于钙质软泥沉积,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