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801地质学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侵蚀泉
【答案】侵蚀泉是指河流不断向下冲刷、侵蚀、切割达到含水层时,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的泉。是下降泉的一种类型。
2. 构造湖
【答案】构造湖是指由地壳运动内力的作用,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凹地,如向斜凹地、地堑及其他断裂凹地所产生的构造湖盆,经贮水、积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构造湖。
3. 根劈作用
【答案】根劈作用是指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这种作用称根劈作用。
4. 岛弧
【答案】岛弧是指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一长串岛屿。与强烈的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及造山作用过程相伴随的长形曲线状大洋岛链。岛弧是分隔大洋与边缘海的重要构造地貌单元。
5. 片麻状构造
【答案】片麻状构造是指岩石重结晶程度高,矿物肉眼可识别,粒状矿物含量高,板片状、针柱状矿物在其中断续定向分布。片麻状构造岩石岩片麻理无特别强烈的裂开趋势。
6. 冰蚀湖
【答案】冰蚀湖是指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
成的湖泊。一般湖盆为坚硬的基岩,盆壁与盆底的基岩面上往往有冰川磨光面和冰川刻槽和擦痕。
7. 片理
【答案】片理是指面状构造表现为一系列近于平行排列的面。面理可以弯曲、扭折和褶皱。包括变余层理、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等。
8. 生物化学岩
【答案】生物化学岩又称生物化学沉积岩,是岩石风化产物中的溶解物质(胶体溶液的和真溶液的)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生理活动使某种物质聚集而成的岩石。自然界中常见的生物化
学岩有硅藻土、介壳石灰岩、礁灰岩、磷块岩等。这类岩石往往具有生物或生物碎屑结构。有关的矿产有磷矿、铁矿、硅藻土矿等。
9. 地震带
【答案】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
二、简答题
10.接触变质作用分几类,它们的异同及各自代表性岩石?
【答案】(1)接触变质作用分两类
①由于岩浆的侵入,围岩岩石受热后发生矿物的重结晶、脱水、脱炭以及物质成分的重组合,形成新矿物与变晶结构,但岩石中总的化学成分并无显著改变称为接触热变质作用;
②除温度以外,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产生交代作用,围岩岩石的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新矿物大量产生称为接触交代交质作用。
(2)异同点
它们都是岩浆侵入到围岩中使围岩发生变质作用的结果。但接触热变质作用没有物质成分的改交,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有物质成分的显著改变。
(3)代表性的岩石
接触热变质作用的代表性岩石有大理岩、角岩、石英岩,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曲代表性岩石是矽卡岩。
11.矿物与岩石
【答案】(1)矿物是指自然条件下,在一定的物理一化学环境中形成的元素或化合物,大多数矿物是晶体,少数是非晶体;
(2)岩石是指由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矿物在地质作用下所组成的固结的或者不固结的天然集合体。岩石可以是由单一矿物组成的,但大多数的岩石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的。构成地壳的岩石按照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2.试比较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
【答案】(1)活动大陆边缘
该地区是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种大陆边缘有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从洋到陆,包括海沟、弧沟间隙(非火山外弧和弧前盆地)、火山弧和弧后盆地等构造单元。其中海沟是俯冲洋壳开始下插的地方; 从它上面刮削下来的深海沉积和洋壳碎片组成混杂堆积,聚集在上盘板块并形成外弧; 下插洋壳随着深度增加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并上升到浅部而成为火山弧。
(2)被动大陆边缘
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它没有海沟俯冲带,早期裂开阶段位于板块内部,随后被动地随着裂开的板块而移动,故无强烈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 它以生成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岩浆活动微弱和地层基本上未遭变形而与活动大陆边缘形成鲜明对照。
13.地球的外圈与内圈
【答案】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可以划分为内圈和外圈。
(1)地球的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的外圈和内圈之间存在一个软流圈,这是地球内圈和外圈的过渡圈层;
(2)地球的内圈根据地震波速的突变由外到内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14.如何判识断层的存在及其形成时代?
【答案】(1)断层的野外识别标志
①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
②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③擦痕、摩擦镜面、阶步和断层岩。
a. 擦痕
擦痕是指断层面上平行而密集的沟纹。擦痕的方向指示断层的相对运动方向,手摸擦痕面时感到光滑的方向即为对盘运动的方向。
b. 摩擦镜面
摩擦镜面是指局部平滑而光亮的表面。由于在断层两盘错动时有较强的摩擦力,使断层面上局部地方升温,岩粉重熔,产生一层极薄的镜面糜棱岩,使断层面光滑如镜。
c. 阶步
阶步是指断层面上往往还有与擦痕方向垂直的小陡坎,其陡坡与缓坡呈连续过渡。阶步的陡坡倾斜方向也指示断层对盘的运动方向。
擦痕、摩擦镜面及阶步均是断层滑动的直接证据。
d. 断层岩
断层岩或构造岩是指断层带中因断层而形成的动力变质岩类。断层岩不仅是断层存在的岩石标志,还能反应断层的性质、运动方向及形成的物理环境等。
④地貌及水文标志
断层崖是较人规模的断层在山前形成的平直的陡崖。断层崖如被沟谷切割,形成一系列三角形的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洪积扇的错断与偏转,水系的突然直角拐弯,泉水沿一定方向呈线状分布,湖泊,沼泽呈条带状断续分布等,都可能是存在断层的间接标志。
(2)断层的形成时代
如果断层切过了一套地层,则断层的形成时代应晚于这套地层中最新的地层时代; 当断层又被另一套地层所覆盖时,则断层的形成时代要早于上覆地层中最老的地层时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