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814管理综合二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者与领导者
【答案】管理者(manager )是指那些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而领导者(leader )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权的人。领导者和管理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体表现在:
(1)从范围看。理论上讲,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是领导者,因为领导是四大管理职能之‘。但另一方面,一个人可能是一个领导者,但并不是一个管理者。那些未在正式组织中拥有管理职位的领导者,称为非正式领导。领导的本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握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2)从能力要求看。管理者可以依靠其特定职位所赋予的职权(authority )而指挥下级从事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与之不同,领导者(不论是组织正式任命的,还是从一个群体中崛起的)则可以运用来源广泛的权力(power ), 使受其影响的有关人员去执行超出职权命令范围的行动。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者往往就拥有这样的影响力。
(3)从职能的内涵和性质看。领导职能只是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好领导未必就一定是个有成效的管理者。因为一个管理者除了要做好领导职能外,还要做好其他许多管理职能。尽管如此,从确保管理工作取得更佳效果的立场来说,还是应该选择好的领导者来从事直线管理工作,而把领导才能相对较弱的人调整到参谋的职位上。
2. 同期控制
【答案】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是一种同步的、适时的控制,即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直接检查和监督,随时检查和纠正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其优点是: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偏差,就马上予以纠正,保证本次活动尽可能的少发生偏差,改进本次而非下一次活动的质量。其缺点是:
①同期控制的效率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等的制约,不可能都采取同期控制; ②同期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对生产工作容易进行同期控制,而对那些问题难以辨别、成果难以衡量的工作,如科研、管理工作等,几乎无法进行现场控制;
③同期控制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卜的对立,容易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
性和主动性。
3. 网络计划技术
【答案】网络计划技术是指以网络计划对任务的工作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网络计划由两部分构成,即网络图和网络时间参数。其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它的优点是:①能清楚而明确地表达各工作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易于发现项目实施中经常出现的时间冲突、资源冲突; ②网络图的编制可粗可细,可以随着项目进展的深入而不断细化; ③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级网络计划系统。
4. 职权(Authority )与授权(Power )
【答案】职权(Authority )指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做出决策、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而进行奖惩的权力。通常也被称为制度权或法定权。
授权(Power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上级将自己的部分职责和相应的权力授予给下级,最后考核其成果,是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手段。至于具体的工作方法、措施、步骤等,上级一般不予干涉,下级有权自行处理。在授权关系中,上级对下级保留有一定的指挥权和监督权,而下级对上级负有报告情况和完成任务的责任。
职权是一种权力,属于静态的名词,而授权更强调一个过程,属于动态的名词。
二、分析题
5. 案例一 从" 小创新大节能”走出来的中圣集团
江苏中圣集团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南京圣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由南京工业大学的几位教授创业成立。成立之初,他们看到传输长输管线的能量损失这个实际问题,帮客户解决问题。工业上大量采用管道传输,这些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消耗的能量需要定点补充。热的要再冷却,冷的要再加热。尤其在化工领域,20%以上的消耗都是管道消耗。管道传输一般都架在空中,每6米有一个支撑点。这些架起管道的支撑点就是散热点,大量的能量就在这儿损失掉。他们发现了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攻关。解决办法是:给这个支撑管架穿个鞋子,这个垫子必须既要具备钢铁般的强度,否则会影响安全,又要绝热,否则还会散热。就这么一个小措施,就形成了他们的第一个产品,叫节能型管架。这个产品为公司赢得了机会和市场。它减少了管道的80的能耗。比如400度的蒸汽管子,支撑管架每个地方年能耗是400瓦。一公里有150个支架,能耗60多千瓦。南京是化工城市,金陵石化、扬子一巴士弗、南京化工等这些企业,把南京地区的管道加起来有一万多公里,一年损耗能量60多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下关电厂一年的发电量。这叫小创新大节能:不在意不经意之间的问题解决,可以给节能减排带来一个很大的空间。中圣集团针对大家都忽略的问题,把它们挖掘出来,在节能减排中创造明显效果,同时形成了一个产业。公司现在有一个管架事业部,专门做节能,一年亿元以上的产值。
2002年11月初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院士和几位科学家在讲青藏铁路建设所碰到的冻土问题。青藏高原是高海拔地区,也是水极其丰富的地区。水和冰的体积相差10,水凝咸冰体积增加10冰化为水体积缩小10。这样,青藏高原水很丰富的地方,冬天会凸出来,夏天会凹下去。每年一冻一涨,波澜壮阔的。凹凸没有规则,今年在这个地方凸起来,明年可能在那个地方凸起来。高原冻土是活性的,有生命的,它会迁徙。这给铁路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当时有几种方案:架桥、放
石头、遮阳篷和隔热板。但这些方法对环境都有很大破坏,而且不可恢复。另外,青藏高原是我国三江的源头。土地表层有两到三米的泥炭层嘛,就像保温层一样,具有自然呼吸的功能,与外界交换能量,把水保存住。青藏高原的年蒸发量是2000多毫米,而年降水量仅300毫米。如果修铁路把这层泥炭扒掉,这个地方很快就变成沙漠。所以解决冻土问题非常重要。
当时的《对话》节目没提到热棒解决方案。公司做节能产品,就想到了热棒热管原理,把外面的能量传到地下去。地下零下2度,外面零下20度,相差18度。这样可以依赖自然界,利用热棒技术,把能量传导到地下,贮存起来,使热棒周围形成一个冷到零下6度的冰袋,这样更冷的冰带,夏天来了也不会解冻。依赖大自然和利用热棒技术,把铁路路基变成常年永久冻土层,这样就解决了冬夏凹凸问题。申圣集团董事长郭宏新看了该节目后,非常兴奋,当晚就给孙永福副部长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了方案,画出一些图。1周内铁道部回了信,叫郭宏新到北京参加会议,给10分钟讲解解决方案。去北京讲的时候,一下子讲了2个多小时。于是,孙副部长叫我们尽快做些热棒,到施下现场做实验。经过1年多的实验,发现用热棒的地方没有出现问题,没用的部分,出现了问题,有的桥梁下沉0.5米,甚至1.5米。之后,青藏公路、东北石油榆油管线,新藏高速公路、玉树公路,都用上了热棒技术。韩国、俄罗斯也有冻土问题。但用在铁路路基上,这是全球首创。后来还用到青藏高原输变电铁塔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思考题:
[1]中圣集团的创新有什么特点? 它与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重大技术变革有何异同?
[2]你从中圣集团创新和创业中学到了什么?
【答案】[1](1)中圣集团的创新有以下特点:
①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案例中,中圣集团针对能量损耗问题,给每一个支撑管道的支撑管架穿个鞋子,这个鞋子既安全又绝热。从而形成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一一节能型管架。这个产品为公司赢得了机会和市场,也减少了管道80%的能耗。
②利用技术创新,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案例中,公司做节能产品,利用热棒技术,解决了冻土层冬夏凸凹问题。之后,青藏公路、东北石油输油管线,新藏高速公路、玉树公路,都用上了热棒技术。后来还用到青藏高原输变电铁塔上。为公司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
(2)技术变革是指生产过程的改变或新产品的引入,使得同样的一批投入能得到更多的或更进步的产出。中圣集团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异同如下:
①相同点:都获得了更高产出; 都包含了技术创新; 都开发出新的产品。
②异同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