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环状沉淀反应与絮状沉淀反应。

【答案】环状沉淀反应是在细口径的小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体血清,再将经过适当稀释的待检可溶性抗原沿管壁小心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之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若在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沉淀环,即为阳性反应,本实验可用于抗原的定性实验;

絮状沉淀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中或凹玻片上混匀,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的反应,主要用于测定毒素及抗毒素等。

2.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

【答案】纳米比亚嗜硫珠菌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细菌。细菌呈球形细胞,阔度普遍有0.1〜0.3毫米,但有些大至0.75毫米。

3. 加富培养基。

【答案】加富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供少数有特殊需要的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4. 补体激活。

【答案】补体激活是指补体能被任何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由无活性形式转变为对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的活性形式,称为补体激活。

5. Colony-formingunit

【答案】Colony-formingunit 即菌落形成单位,是指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

二、简答题

6. 某些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可利用它们通过“微生物分析”

(microbiologic alassay)对样品中维生素或氨基酸进行定量。试设计实验利用某微生物对某一样品维生素的含量进行分析。

但含有过量其他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分装于一系列试管,分别定量接入

标准样品及待测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答案】实验设计方案如下: (1

)将缺乏维生素用于测定的微生物; (2)在这些试管中分别补加不同量的维生素

(3)以微生物生长量(如测定)值对标准样品的量作图,获得标准曲线;

(4)测定含待测样品试管中微生物生长量,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维生素

量。

7. 试简述不同类型好氧固氮菌的抗氧机制。 的含

【答案】好氧固氮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进化出适合在不同条件下保护固氮酶免受氧害的抗氧机制。

(1)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呼吸保护,以极强的呼吸作用迅速将周围环境中的氧耗掉,使细胞周围微环境处于低氧状态,借此保护固氮酶;

②构象保护,当氧分压较大时,固氮酶能形成一种无固氮活性但能防止氧害的特殊构象。 (2)蓝细菌的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异形胞外有一层较厚的外膜,具有阻止氧气进入细胞的屏障作用; ②异形胞内缺少光合系统加上脱氢酶和氢化酶的活性很高,使异形胞维持很强的还原态; ③异形胞以很强的呼吸作用,可以消耗过多的氧并产生对固氮必需的A TP 。

(3)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形成特殊的组织结构——类菌体,使根瘤菌在一个低氧的内环境里固氮;

②类菌体内存在大量的豆血红蛋白,具有缓冲作用,使氧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

8. 蛋白质和核酸分子被用作微生物进化谱系分析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蛋白质和核酸分子被用作微生物进化谱系分析所依据的原理:

蛋白质、核酸分子序列进化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进化速率相对恒定,也就是说分子序列进化的改变量(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数)与分子进化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类群的生物分子序列的改变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和推测它们的分歧时间。

9. 从遗传学研究角度看,微生物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答案】生物学特性:

(1)个体小,极少分化,每个细胞都能直接接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2)繁殖速度快,在短期内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有利于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

(3)大多数微生物以无性繁殖为主,而且营养细胞大多为单倍体,便于建立纯系及长久保存大量品系;

(4)代谢类型多样,易于累积不同的代谢产物;

(5)存在着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多种原始方式的有性生殖类型。

10.试设计一表解对六类噬菌体进行分类。

【答案】六类噬菌体分类如下表。

11.试列表比较【答案】

与与细菌间的10种主要差别。 细菌间的主要差别见下表。

细菌主要特征的比较

三、论述题

12.从理论上讲,甲乙两种生物间有可能发生哪些相互关系?试各举一例说明之。

【答案】甲乙两种生物间有可能发生的相互关系有以下九种类型。 既利甲又利乙

利甲而损乙

利甲而不损乙

不损甲而利乙

不利甲而损乙例如共生、互利共栖、互养共栖和协同共栖等。 例如寄生、捕食和拮抗等。 例如偏利共栖、卫星状共栖和互生等。 例同(3)。 例如偏害共栖。

既不损甲也不损乙,既不利甲也不利乙(00):例如无关共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