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血浆凝固酶。
【答案】血浆凝固酶是能使血浆加速凝固呈纤维蛋白屏障,借以保护病原体免受宿主吞噬细胞和抗体作用的酶。
2. 转化子。
【答案】转化子是指转化后的受体菌。
3. 列文虎克。
【答案】列文虎克是17世纪荷兰商人,最早利用自制单式显微镜见到了微生物。
4. 平稳期(plateau )。
【答案】平稳期(plateau )是指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的时期。
5. 次级主动运输
【答案】次级主动运输是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 TP 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的运输方式。包括同向运输、逆向运输和单向运输3种方式。
二、简答题
6. 试列表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形态、构造、成分和功能间的异同。
【答案】比较如下表。
表
7. 简述益生菌的概念、作用对及其机理。
【答案】(1)概念:益生菌一般是指通过改善肠道内等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而对动物起有利作用的微生物活菌制剂。
(2)益生菌的作用及其机理:
①竞争性的排除有害微生物;
②帮助机体分解营养物质;
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8. 举例说明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答案】以青霉素等不敏感的抗性菌株的研宄表明,抗性菌株具有以下特点:
(1)细胞质膜透性改变
(2)药物作用靶点改变,二氢叶酸合成酶是磺胺类药物作用的靶点
(3)合成了修饰了抗生素的酶
(4)抗性菌株发生遗传变异,发生变异的菌株导致合成新的多聚体,以取代或部分取代原来的多聚体。抗性菌株所具特征表明了它们耐药性的机理。
9. 为何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实验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微生物尤其以病毒作为模式生物?
【答案】这是由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如:
(1)物种和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2)个体的体制极其简单;
(3)营养体一般都是单倍体;
(4)易于在成分简单的组合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
(5)繁殖速度快;
(6)易于积累不同的中间代谢物或终产物;
(7)菌落形态的可见性与多样性;
(8)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体中各个体作用的直接性和均一性;
(9)易于形成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10)各种微生物一般都有其相应的病毒;
(11)以及存在多种处于进化过程中富有特色的原始性生殖方式。
10.从土壤中分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方法 (注明所用培养基及其碳氮源、培养条件)。
【答案】(1)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方法:
①制作PH7.0〜7.2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蛋白胨),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37°C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便可得到菌落小、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的细菌。
(2)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
①制作pH 为7.2〜7.4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是,氮源为硝酸钾),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C温箱中,培养7〜10天,便可得到菌落硬度较大、干燥致密、且与基质紧密结合、不易被针挑起的放线菌。
(3)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的方法:
①制作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马铃薯),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
不透明的酵母菌。
(4)从土壤中分离霉菌的方法:
①制作pH 为自然的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豆芽汁),添加80%乳酸数滴,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C温箱中,培养3〜4天,便可得到菌落呈绒状、棉絮状或蝴蛛网状霉菌。第3章病毒和亚病毒
11.简述McCord 和Fridovich 的厌氧菌氧毒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假说。
【答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学说是指目前一般被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的学说。该学说认为SOD 的功能是保护好氧菌免受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毒害,缺乏SOD 的微生物只能进行专性厌氧生活。凡严格厌氧菌就无SOD 活力,一般也无过氧化氢酶活力,故在分子氧对它们有毒害作用。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8〜30°C温箱中,培养3〜5天,便可得到菌落较大、湿润、表面光滑、较
三、论述题
12.试图示并简介用生物转盘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和主要操作。
【答案】生物转盘法是一种由许多质地轻、耐腐蚀的塑料等圆板作平行和等距离的紧密排列,其圆心由一根横轴相串联而成。每片圆盘的下半部都浸没在盛有污水的半圆柱形横槽中,而上半部则敞露在空气中,整串圆盘借电动机而缓缓转动。在生物转盘的开始阶段,需要让其表面着生一层生物膜,称为“挂膜”。待生物膜形成后,随盘片不停地旋转,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不断被生物膜吸附、充氧和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不断得到净化。盘片上过多生长且老化的生物膜,会随着圆盘的旋转而使污水对其产生剪切力,从而促使老膜剥落,随即又在盘上形成新的生物膜。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