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614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课程实施

【答案】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和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是研究课程实施的焦点。

2. 负荷强度

【答案】负荷强度是指完成练习对有机体的刺激深度,是学生从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和强度的总称。

3. 体育教学过程

【答案】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体育教学过程在时间上表现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流程或程序,在空间上表现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成要素与活动结构。

4. 自觉积极性原则

【答案】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变成自觉的行动。

5.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答案】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对象和水平和训练的不同时期、阶段的目标,把一般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

6. 体育

【答案】体育是指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是指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狭义的体育是指体育教育

7. 学校体育

【答案】学校体育是指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8. 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法

【答案】学校体育目标管理法是指有关学校体育规划和计划,定出一定目标,并通过实施去达到目标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9. 小强度间歇训练法采用强度一般为( )。 A. B. C. D.

【答案】B

10.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増强体质的目的,在贯彻适量运动负荷原则时,必须遵循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把下次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在上次课后的( )。

A. 复原阶段

B. 超量恢复阶段

C. 相对恢复阶段

D. 工作阶段

【答案】B

11.决定体育教学设计水平的关键是( )。

A. 教学目标的设计

B. 教学策略的设计

C. 教学内容的设计

D. 教学步骤的设计

【答案】B

【解析】教学策略的设计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它包括确定课的类型、安排教学顺序、选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等。

12.体育教学的三项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 )全面完成。

A. 必须

B. 不一定

C. 一定不能

D. 有所侧重地

【答案】D

13.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在制定锻炼任务、内容、方法时,必须有所区别于其他的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是( )。

A. 持之以恒原则

B. 因人制宜原则

C. 全面发展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B

【解析】因人制宜原则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锻炼任

务、内容和方法。

14.—节课中,学生做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称为( )。

A. 综合密度

B. 专项密度

C. 练习密度

D. —般密度

【答案】C

【解析】练习密度是指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密度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等等。体育课密度也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体育课专项密度是指其中某一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

15.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教案、教材教法、教学组织与管理

B. 教案、教师表现、学生表现

C. 教学文件、组织教法、教学效果

D. 道德、伦理标准、以引导改革

【答案】A

【解析】教案、教材教法、教学组织与管理是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16.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要求学生跑步检回器材的时间,应作为( )。

A. 组织措施

B. 休息时间

C. 练习时间

D. 教师指导

【答案】C

17.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经国务院批准,有关部门于( )年实施的。

A.1978

B.1990

C.1991

D.1995

【答案】B

18.依据各个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来制订出的教学计划,属于( )。

A. 学年计划

B. 学期计划

C. 单元计划

D. 课时计划

【答案】C

【解析】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都是按照时间长短制定的相应的教学规划。单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