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837学校体育学[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变换训练法

【答案】变换训练法是指只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变换练习的负荷、动作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2. 轨迹的幅度和距离

【答案】轨迹的幅度和距离是指动作范围的大小,是以长度和角度来衡量的。身体某些部分的幅度是用长度和角度来表示的,身体各部分的幅度取决于关节、初带和肌肉的灵活性和弹性。 3. 终身体育

【答案】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它由家庭体育、幼儿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构成。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体育教学规律

【答案】体育教学规律是指体育教学过程内部各种教学现象所存在的本质联系。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包括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规律、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

5. 战术训练

【答案】战术是指根据自己和对手的竞技能力和外部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本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争取主动,确保比赛胜利或表现出所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竞技计谋和行动。

6. 体育教学方法

【答案】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7. 体育教学目标

【答案】体育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的下位目标之一。体育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这个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它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

8.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答案】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对象

和水平和训练的不同时期、阶段的目标,把一般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

二、单项选择题

9. 对于复杂的动作,在接受阶段的教学后采用的讲解形式是( )。

A. 侧重法

B. 分段法

C. 对比法

D. 联系法

【答案】B

10.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作出肯定评价是一种( )。

A. 说服法

B. 榜样法

C. 表扬法

D. 评比法

【答案】C

11.间歇训练法的作用是( )。

A. 能提高肌肉力量

B. 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

C. 能提高供氧能力

D. 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答案】D

12.体育教学研究中,选择两个自然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实验前后进行对比测试,该实验属于( )。

A. 前实验

B. 真实验

C. 准实验

D. 非实验

【答案】C

【解析】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A 项,前实验不能控制无关变量,无法判断因果关系;B 项,真实验能够控制无关变量,能够随机分配被试;D 项,非实验设计基本上是对现象的自然观察。使用这种设计,基本上不对额外变量做有效控制。一般可以为进一步实施更严格的实验设计积累资料。 13.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

A. 新授课

B. 复习课

C. 考核课

D. 综合课

【答案】C

【解析】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成绩为主的课。体育考核课既是对教与学的检测与反馈,更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自觉遵守体育规则与考试纪律。

14.学校体育目标的特性之一是( )。

A. 不变性

B. 阶段性

C. 恒定性

D. 广泛性

【答案】B

15.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 )。

A. 背面示范

B. 侧面示范

C. 镜面示范

D. 正面示范

【答案】A

【解析】背面示范是指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背面示范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

16.体育教学设计的重点和核心是( )

A. 教学资源利用

B. 学情分析

C.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D.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答案】C

【解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确定课的类型、设计教学顺序、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境设计等。

17.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练习)负荷的安排应遵循( )。

A. 体育运动认知规律

B.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

C.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D. 体验运动乐趣规律

【答案】B

【解析】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进行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生理负荷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身体机能所能承受的活动量和强度,及其对肌体引起的变化;心理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