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841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之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景观生态学理论
【答案】景观就是地面上生态系统的镶嵌,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是一个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景观就是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载体的土地。景观生态理论就是研究以上几个方面的理论。景观生态学对于研究土地利用及其经济问题有着重大的作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也是重要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在规划中的运用也很普遍。
2. 分区方法
【答案】分区方法是指土地分区所采取的依据,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还小完善,对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较少,以往划区方法基本采用德尔菲法,依靠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土地的现状用途和规划用途划区。采用的其他方法还有:指标法、因素限制法、聚类分析法、星座聚类法、叠图法等。
3. 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
【答案】传统意义上的规划概念和规划层次己不适应城市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城市地域也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建成区,城市密集区、城市连绵区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意味着未来城市的概念将是包含着市、镇、乡、村的地域综合体,有必要对传统规划概念和层次进行变革。
4. 公路用地规划
【答案】公路用地规划是指依据道路在地面上的位置及其形状和尺寸,依据交通运输任务、车辆行驶要求和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按快速、经济和安全的原则,在规定的控制点(必经的地点)之间选定路线的布局并设定其位置,确定路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各项几何要素,进行道路的平面和立体交叉设计等。
二、简答题
5. 阐述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1)弹性理论是指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导致规划主体和规划客体在时间、空间乃至上层建筑层面上的弹性变化
(2)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规划的弹性是一种动态的思想。面对规划中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非理性行为,这种动态思想使规划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
②规划的弹性是一种协调的思想。规划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各种因素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的博弈,有利于规划各方的协调发展。
③规划的弹性强调规划各方选择的多样性,包括规划工作者与参与者、规划的目标、规划的技术方法等。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世界,弹性理论认为,在多方参与之下制定多种目标,采取多种方式,有利于规划不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答试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宏观调控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是国家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兼顾国家和民族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通过立法采取经济和行政措施对土地利用从宏观上进行调整和控制。现阶段我国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主要有规划调控、计划调控、财政金融调控、地价和税收调控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计划体系中资源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直接行使其宏观调控职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战略高度对一定区域、一定时期的土地利用目标、方针、结构和布局等所进行的超前规划。高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别是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指标规划为主,提出指导性计划。国家通过制定有关的土地利用计划、经济和行政政策、法律条例等手段,控制和引导这些指导性或指令性控制指标的实现,达到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控。
(2)微观控制
土地利用的微观规划表现为具体措施在特定阶段和部门的实施,它是在宏观布局的基础上对土地的合理组织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产出率和利用率,降低土地占有率。为避兔土地经营的盲目性和无政府行为,在定量与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利用中的某些小良倾向,提出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实行土地利用的规划许可制度。土地利用的微观规划是扩大土地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土地持续利用的巨大潜力。土地微观规划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②耕地保护规划;
③农村集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
④乡镇企业土地利用规划。
6. 如何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
【答案】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建设等用地需求量的预测。具体过程如下:
(1)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
合理的城镇规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规模、城镇区位条件、城镇生态
环境质量、城镇生活水平、一定区域内城镇对比等因素来确定。城镇用地需求量一般按人口用地定额指标法预测,计算公式为:
式中:Z 一一规划目标年城镇用地规模; C 一一规划目标年城镇人口数量; J 一一城镇人均用地
定额指标。
农村用地规模可以根据规划年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农村人口规模预测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需求量预测还可以根据规划期间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面积的预测,并考虑到一定的公建、道路和乡镇企业生产占地系数,求出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2)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预测
独立工矿用地规模预测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
第一种方法是根据规划年工业企业产值与规划年工业企业用地效益来确定。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部门发展计划,将规划期内所有新增的独立工矿项目用地进行累加,同时分析由于迁移、关闭等原因导致的规划期内独立工矿用地减少量,从而计算出独立工矿用地净增量和规划期末的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量。
(3)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交通建设用地包括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港口码头用地、民用机场用地以及农村道路用地,各类用地特点不同,因而有不同的预测方法。
①铁路用地需求预测。可按规划期内所需的铁路货物和旅客运输能力,确定新修或改造铁路的规模和等级,并按有关的技术标准计算需要新占用地的数量。
②公路用地需求预测。除了可按与铁路用地需求量预测类似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区域内社会总产值与路网密度的关系,通过预测规划年社会总产值来确定各等级路网的密度,从而预测出规划年公路用地规模。
③港口码头用地需求预测。可根据规划年河运或海}z量确定港口个数、规模和位置,并根据港口建设的有关技术要求计算规划年港口码头用地规模。
④民用机场用地需求预测。根据规划年航空发展需求,预测机场容量和规模,并按有关技术指标计算出规划年民用机场占地规模
⑤农村道路用地需求预测。根据农村道路用地规模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比例关系,在预测了规划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后,将其乘以比例系数即可得出规划年的农村道路用地规模。
(4)水利设施用地需求预测
水利设施用地需求预测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将规划期内新修或改建、扩建水利设施项目用地相加,同时分析规划期内将被
废弃的水利设施,从而计算出规划期内水利设施净增量,并预测出规划期末的水利设施占地面积。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水利设施用地规模与农业用地规模关系,尤其与其中的需水作物面积的关系,通过预测规划年需水作物的种植面积来确定水利设施用地面积。
(5)其他用地预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