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52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控制理论

【答案】控制论就是机器的自动控制或动物在自然界的活动,都可以看成是其本身组成部分间信息的传递过程。控制论就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和通信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着重研究上述过程的数学关系,而不涉及过程内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方面的现象。控制与控制论的对象是一个由信息组成的有限的整体,即信息系统。并且信息是传递的,是信息的传递推动有机体的变动。

2. 土地利用现状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进一步了解,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和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 土地用途管制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依法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强制性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目前世界上土地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耕地等起着重要作用。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答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依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的要求,对土地规划进行的编制,主要任务包括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对用地部门进行组织协调、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组织、对土地利用进行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符合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协调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动态平衡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二、简答题

5. 简述城镇地下空间布局与规划。

【答案】(1)地下空间的特点和可利用形态

①地下空间是传统地表平面土地管理的自然延伸和立体发展,地下空间具有供给稀缺性、利用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等特点。

②地下空间的可利用形态有:居住空间、办公空间、商业服务空间、文体服务空间、交通空间、公用设施空间、工业空间、仓储空间、防火防护空间、高层建筑设备的附属空间以及其他特殊空间(如文物保护、矿藏开采、埋葬等)。

(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规划包括基础专项技术工作、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基础专项技术工作主要指地下空间基础资料收集、分析以及需求预测; 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公共设施、市政管线设施、工业设施、防灾防护设施等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以用地功能组织为基本内容,以地下空间规划结构为基本形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地面地下的协调规划,对己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进行改造利用研究,统一解决地上地下空间建筑功能的不同性质组合,问题。

(3)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实施

地下空间规划控制可沿用地面规划的“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逐级做出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详细蓝图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实施控制的编制。统筹社会资源,配合地面建设同步协调,对建设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段先行建设,形成规划实施的合理时序。

6. 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制度

【答案】(1)审查是否符合土地规划用途

这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开垦和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规划转用。包括引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批准的文件; 规划分区、规划地块用途是否与拟转用的用途相符; 是否需要修改规划。

(2)审查用地规模,初步核定用地计划

重点是控制用地总量,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通过退宅还耕与城镇占用耕地毛! 划指标进行置换,促进土地动态优化。

(3)审查土地保护、整治措施是否实施

重点是占用耕地的,是否落实了占补平衡的资金; 占用基本农田的,是否落实了补充面积:取土用地是否符合水土保持规定,是否编制和实施了土地复垦规划等。16.5~推行公众参与制度

7.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那些内容?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土地利用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组织编制管理,是指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明确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主体,规定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设定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程序,从而保证土

地利用规划依法编制。

审批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省级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审:

①编制原则。

②目标和方针。

③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④实施措施。

⑤协调情况。

⑥规划是否符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的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前期工作一申报一审查一批复阶段。

土地利用规划审查的主要内容:

①农用地规模(重点是耕地保护);

②建设用地规模;

③土地利用布局;

④土地开发整理;

⑤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⑥规划协调;

⑦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⑧规划文件及其他

(2)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为了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组织编制和审批土地利用计划,并采取控制、监督等措施保证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

(3)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督管理

规划监督也是实施规划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执法检,定期或不定期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划的行为依法严格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