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征税和税款支配的权限为标准划分, 可将税收划分为( )。

A. 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B. 直接税和间接税

C. 商品劳务税类、所得税类

D. 从价税和从量税

【答案】A

【解析】B 项, 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C 项, 税收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划分为商品劳务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资源税类等几大类;D 项, 根据计税依据不同, 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2. 衡量微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是( )。

A. 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

B.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C.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D. 国民收入税负率

【答案】A

【解析】微观税负是从微观角度考察税收负担的指标。它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具体承受税负的程度, 也是在微观主体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重要依据。具体是指纳税人个体, 如单个企业、居民个人的税收负担。微观税负指标包括企业流转税负担率、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和个人税收负担率等。BCD 三项均属于宏观税负衡量指标。

3. 从税收的本质来看, 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 )。

A. 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B. 社会剩余产品分配活动

C. 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D. 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

【答案】D

【解析】从税收的本质来看, 税收是国家与纳税入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

4. 影响税负转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商品的供求弹性

B. 课税范围

C. 计税方法

D. 市场状态

【答案】A

【解析】商品的供需弹性是影响税负转嫁形式及程度的关键性因素, 因为税负转嫁和商品交换中的价格升降有直接的关系, 税负转嫁的实现以及转嫁实现的程度必然要受到商品价格变动的可能性条件的约束。

5. 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 一般商品税所造成的超税负担要( )选择性商品税。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 由于税负转嫁的存在, 一般商品税所造成的超税负担要小于选择性商品税。

6. 影响一国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政体结构

C. 个人分配制度

D. 税制结构

【答案】A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 而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指标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的表现。

7. 下列各项中, 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 不承担税务登记义务的是( )。

A. 依法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B. 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

C. 企业在本地设立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D. 不从事生产、经营, 但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答案】C

【解析】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

管理的一种法定制度。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要办理税务登记, 承担税务登记义务;C 项, 企业在当地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是不需要进行税务登记的。不从事生产、经营, 但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除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的外, 都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8. 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 )

A.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 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

C. 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缓和经济波动

D. 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进行调节

【答案】C

【解析】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税收自动地或人为地进行逆向调节, 起到

A 项, 实现供求平衡体现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减缓经济波幅, 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经济调节机制。

是平衡作用;B 项, 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体现的是协调作用;D 项, 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的是调节作用。

9. 下列各项中, 不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的是( )。

A.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 冻结的存款以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数额为限

B. 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时, 被执行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必须同时执行

C. 税收强制执行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也包括扣缴义务人

D. 税收保全措施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也包括扣缴义务人

【答案】D

【解析】税收保全措施, 应该是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对于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不适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10;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负担能力相等, 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 税负不同, .

这是( ).

A. 税收法定原则

B. 实质课税原则

C. 税收公平原则

D. 法律优位原则

【答案】C

【解析】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A 项,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 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B 项, 实质课税原则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