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10新闻传播实务之公共关系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公共关系

【答案】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在一定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为谋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说活动。包含四个组成部分:①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 ②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是公众; ③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交流、沟通、劝说过程; ④公共关系的交流、沟通、劝说活动必须在“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进行。

2. 会议

【答案】会议是指各自有着特定情景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和一般也在同一地点相聚在一起,并就共同关心和认可的主题进行口语信息的交流。公共关系强调的是会议的信息传播功能,因此它对会议的研究也主要限定在沟通性会议上。这种沟通性会议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组织与公众相互沟通情感、维系友情,而其手段则是口语传播,这类会议一般包括礼节性聚会、“对话”和例行性会议三类。

3. “关系经济”

【答案】“关系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种用网络、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把世界包裹起来、把人和组织联结成各种各样关系的、并时时刻刻都依托着这些现实和虚拟关系的经济形态。在当前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中,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成为一些高增长经济体的两个驱动轮。领先于全球的美国信息产业对其整体经济运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美国经济整体扩张和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因。

4. 伯内斯

【答案】伯内斯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是公共关系学先驱学者之一。相对艾维·李来说,他更注重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并努力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科学体系。

1913年,伯内斯被聘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公共关系部经理。他为该公司筹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发展公众福利及社会服务的计划,大大地提高了该公司在公众及社会中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伯内斯参加了“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其具体工作是向国外的新闻界提供有关美国参战情况的背景及解释性材料。

战后,伯内斯主要从事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及教学。1923年,他在纽约大学首次开设并主讲公共关系课程。1928年,《舆论之凝结》一书脱稿。1952年,他编纂了教材《公共关系学》。伯内斯正式将公共关系的职能从原先归属的新闻传播领域里分离开来,为它成为一门独立而又系统

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5. 对象公共关系

【答案】对象公共关系是指按照公众的横向划分,进一步分别论述各类公共关系的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一般说,有多少类公众就有多少类对象公共关系,但由于各类公众对象间往往有较多相似成分,我们拟从大处着眼,将对象公共关系划为员工关系、消费者关系、政府关系、媒体关系、社区关系、股东关系、竞争对手关系和国际公共关系八大类。

6. 危机管理办公室

【答案】危机管理办公室是指危机管理三级组织三级管理的第二级,也是常务执行机构,由一定的专职人员组成,作为常设机构平时可由公关部或办公室承担。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危机管理各项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收集信息,监控市场,做好兼职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处理一般性的危机事件,定期向危机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7. 精神需求

【答案】精神需求是指比物质需求更为高级的需求。与有形的物质需求不同,精神需求一般比较抽象,难以捉摸,比如精神上的享受欲、轻松欲、探险欲、好胜欲、表现欲、好奇欲及各种审美情趣等,这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定形或定量标准。当人们的精神需求一旦获得满足后,其精神面貌往往会产生质的变化。

8. “实像”

【答案】“实像”是指一个组织生产的产品实样或形象性的图片资料、视听材料,以及能反映该组织立体全貌的各种信息。它还包括商业服务单位向公众推出的各种示范性服务、操作表演之类的活动,如产品展销活动、时装模特儿的表演活动等。

9. 公共关系策划

【答案】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第二步,是公共关系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公共关系策划是指策划理论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公共关系策划是策划人员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总体公共关系战略、专门公共关系活动和具体公共关系操作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工作。它是“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灵魂与核心。

二、简答题

10.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

【答案】公共关系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共关系策划,为此,必须坚持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整体性与目的性

①公共关系工作本身就是组织全局中的一个部分,它的总体目标是为组织总目标服务的,它的职能也与组织内部其他部门相关联。在公共关系策划中既要立足于全局,顾及其他部门,又要

与组织的整体公共关系活动保持协调。在公共关系策划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应当相互协调,彼此联系,环环相扣,承上启下,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实行最优化选择,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之后,寻找最能发挥组织优势、最能适应环境气氛和公众需求的力一式力一法,充分体现它的整体性。

②公共关系策划是分层次的,无论哪一层次的公共关系策划,都有目的性。战略策划是为了使公共关系活动能更好地满足组织目标的要求,而专门策划和操作策划目的性就更明确了。策划中无论是设想计划或规划方案,必须目标明确,策划开展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公关活动,给社会和组织带来效益。

(2)独创性与连续性

①公共关系策划时,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公众心理状态和组织内部诸要素变化情况,进行有独创性的策划,正是这种独创性精神,才使组织在竞争中取胜。

②公共关系为组织营造良好形象,不是靠一两次成功的活动就能得到迅速改善并保持不变的,它需要通过公共关系工作不断积累,也就是说公众是通过多次参与对组织形象的评判,才建立起对组织较为确定的评估。因此,公共关系策划,不仅要有独创性,还要注意连续性,使独创性与连续性相统一。

(3)计划性与灵活性

①公共关系策划的计划性经过精心策划的方案,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原因是,在策划时对行动方案中涉及组织各方面,如人、财、物等诸关系已作了配备和协调,所以,对行动方案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②由于组织的主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公共关系策划时,应对行动方案留有充分的余地,针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考虑灵活的应变对策,使行动方案有一定的灵活性,充分体现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4)客观性与可行性

①客观性是指进行公共关系策划时,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和公正。通过周密细致的公关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关目标,排除来自各种虚假因素干扰,坚持公共关系策划的客观真实性,在充分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策划出公众可接受的方案。

②可行性原则是指策划的方案必须能行之有效。在实施策划方案前,必须细致审视,周密策划,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此,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a. 权衡方案的利害得失。综合考虑策划的方案实施后的效益和利害风险等程度。

b. 遵循经济性原则。以最低代价去获取最优效果,用少的经济投入和最快的速度去实行公共关系策划目标。经济性要求把效益和效率统一起来。

c. 确保方案的科学性。策划制订方案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想象统一起来。

d. 检测方案的合法性。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案必须经过一定的合法的组织程序和审批手续。方案的内容要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