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51新闻传播综合(含新闻业务、传播实务)之公共关系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瞬时印象

【答案】瞬时印象是指人们在不经意或偶尔接触到某个客体对象时,在刹那间所感受到的心理刺激。从技术角度上看,瞬时印象既包含了心理因素,又是一个美学概念。“瞬时印象”的调动手段很多,有色彩对比、艺术造型、空问排列、格调和意境的层次等。从这个角度说,橱窗陈列需要有相当的美工基础的制作技术。

2. “关系经济”

【答案】“关系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种用网络、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把世界包裹起来、把人和组织联结成各种各样关系的、并时时刻刻都依托着这些现实和虚拟关系的经济形态。在当前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中,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成为一些高增长经济体的两个驱动轮。领先于全球的美国信息产业对其整体经济运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美国经济整体扩张和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因。

3. 组织形象坐标图

【答案】组织形象坐标图是综合分析公众的评价意见,测定组织实际形象地位的一种方法。组织形象评估坐标图,四个区(A , B , C , D 区)分别表示组织形象地位的不同状态。

A 区表示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处于这种形象地位,说明组织形象处于较好状态。

B 区表示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处于这种形象地位,说明组织具有良好的基础,公共关系活动的重点应该是维持美誉度基础上提高知名度。

C 区表示低美誉度,低知名度。处于这种形象地位,表明该组织形象不佳,公共关系下作需从零开始,首先要完善自身,而在传播方面暂时保持低姿态,待享有较好的美誉以后,再着手大力提高知名度的工作。

D 区表示低美誉度,高知名度,处于这种形象地位,说明该组织处于名声不佳的恶劣境况。公共关系工作应先从扭转已形成的坏名声做起,踏踏实实改善自身,逐步挽回信誉。

4. 关系管理

【答案】关系管理是指人在各种语境下,为了互利和公益,确定、建立、维系和中止个人关系的过程。根据这一定义,作为关系管理的公共关系则是一种“为了互利和公益,确定、建立、维系和中止组织内相关个人与公众中相关个人关系的活动或过程”浸淫着人文关怀、注重个体切

入的关系管理,在逻辑上必然导致作为关系管理的公共关系的两个同样特征:人文关怀和个体切入。

5. 口语传播

【答案】口语传播是人际交往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指传播者(即说话人)通过口腔发声并运用特定的语词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受传者(即谈话对象)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或沟通、劝说活动。口语传播通常采取面对面的方式。

6. 窄播

【答案】窄播是指根据公众细分理论而提出来的有针对性的传播概念,相对于面向所有公众进行大范围传播的“广播”概念,史好地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公众需求。使用“窄播”的手段进行公关传播,需要我们知道传播的对象主要是些什么人。了解互联网的“窄播”功能,组织就会针对特定公众群体建立很多独立网站,满足其具体的需求。

7. 公众

【答案】公众是指仟何与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正在或将会影响到它的形象塑造和组织目标实现的特定社会群体。作为公共关系客体的公众具有四个基本特性:①公众的同质性,是指公众成员的“同质”或“同质程度”; ②公众的相关性,是指公众与组织之间的“相关”或“相关程度”; ③公众的特定性,公共关系学里所说的公众必须是特定的; ④公众的可变性。由于组织的运行处于动态过程中,因此作为工作对象的公众也必然处在变化中。

8. 传播意识

【答案】传播意识是指在对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两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之上,为了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需要在开放条件下不懈地向社会和公众进行传播,以实现信息交流、意义沟通、价值劝说。可以说,传播意识就是对信息交流、意义沟通、价值劝说的原理原则和操作规范的内化。

9. “齐夫定律”

【答案】“齐夫定律”是指传播学中关于口语传播的省力法则。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家齐夫根据他对口语的研究指出:在口语交谈中,说话者只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个概念最省力,听话者也是对每一个概念用一个词来理解最为省力,因此在口语交谈中应遵循省力法则。按照“齐夫定律’夕,在口语传播中,用语力求准确、简洁。少用意义比较模糊的语词和文学气太浓的词语,所用词语要使听者易于理解,听来轻松。

二、简答题

10.简述危机传播管理的原则。

【答案】危机传播管理有三个基本原则:"3T ”原则; 公众为上原则; 维护声誉原则。

(1)"3T' ,原则

危机处理的“3T ”原则是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的。它强调了危机处理时把握信息发布的重要性。要注意的是,这个“3T ”原则对危机处理有它的参考价值,但在运用时要服从于“特殊的危机,特殊的处理”大原则的。"3T ”分别是Tellyourowntale (以我为主提供情况); Tellitfast (尽快提供情况); Tellitall (提供全部情况)。

(2)公众为上原则

公众为上原则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原则,也是危机传播管理的核心原则。没有这条原则,那么,小危机也会转化成大危机。现实中,组织只有遵循了公众至上原则,才可能赢得公众的信任、赞誉,这是一笔无形资产,而这笔无形资产终将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3)维护信誉原则

维护信誉既是危机传播管理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点。组织的信誉是组织的生命,而危机的发生常常会对组织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危机传播管理要严格遵守维护组织信誉的原则。

11.简述文字及其传播的特点。

【答案】文字及其传播有如下一些不同于口语传播的特点:

(1)文字作品的制作和理解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文字功夫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文字传播的效果,传播者和接受者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理解水平。

(2)文字传播比口语传播更为单一和准确。书面文字本身只能象征符号,在表情达意上比较单一。但正因为文字传播的单一性,它比口语表达往往更准确,这尤其表现在数学语言符号的运用上。因此可以说,文字传播在理性思维的表达上要优于口语传播。

(3)文字记录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而且具有认证性和正规性。文字不仅可以记录下来,保存起来,而且具有认证性,具有正式认可的价值。与口语传播相比,文字传播更具正规性,但缺少即时反馈的长处,其保存期越长,反馈效果就越差。

(4)文字材料在传播上的独特优势,有时还体现在人们对书面语的某种崇拜上。研究发现,人们在谈判时,较易接受事先起草好的条款; 在口头承诺与书面保证之间,人们更容易相信白纸黑字的书面材料。

12.简述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案】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其内在规律。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学科研究的需要,公共关系学同其他应用性学科一样,可分公共关系理论、公共关系应用和公共关系史三大块。

(1)公共关系理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

①宏观理论部分主要考察公共关系在现代公众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公共关系在现代公众社会中的作用,尤其要研究市场经济和近年来勃兴的关系经济与公共关系的姻缘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