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51新闻传播综合(含新闻业务、传播实务)之公共关系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内音口报刊

【答案】内部报刊是指组织自身创办并面向本组织内部员工发行的定期出版物。内部报刊是组织团结内部员工的一根强有力的信息纽带,是在内部员工之间沟通情感、交流认识的联络桥梁。内部报刊的种类有许多,有大型的四开甚至对开的报纸形式,也有小型的“厂内简报”、“公司通讯”、“机关信息”等杂志形式的刊物,也有利用黑板报或宣传栏定期更新的。根据我国现时一般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能力来看,内部报刊以电脑打印的小型杂志形式的简报类为主,但有实力的企业也不乏印刷精良的内部出版物。

2. “实像”

【答案】“实像”是指一个组织生产的产品实样或形象性的图片资料、视听材料,以及能反映该组织立体全貌的各种信息。它还包括商业服务单位向公众推出的各种示范性服务、操作表演之类的活动,如产品展销活动、时装模特儿的表演活动等。

3. 传播意识

【答案】传播意识是指在对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两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之上,为了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需要在开放条件下不懈地向社会和公众进行传播,以实现信息交流、意义沟通、价值劝说。可以说,传播意识就是对信息交流、意义沟通、价值劝说的原理原则和操作规范的内化。

4. 会议

【答案】会议是指各自有着特定情景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和一般也在同一地点相聚在一起,并就共同关心和认可的主题进行口语信息的交流。公共关系强调的是会议的信息传播功能,因此它对会议的研究也主要限定在沟通性会议上。这种沟通性会议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组织与公众相互沟通情感、维系友情,而其手段则是口语传播,这类会议一般包括礼节性聚会、“对话”和例行性会议三类。

5. 组织形象坐标图

【答案】组织形象坐标图是综合分析公众的评价意见,测定组织实际形象地位的一种方法。组织形象评估坐标图,四个区(A , B , C , D 区)分别表示组织形象地位的不同状态。

A 区表示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处于这种形象地位,说明组织形象处于较好状态。

B 区表示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处于这种形象地位,说明组织具有良好的基础,公共关系活动的重点应该是维持美誉度基础上提高知名度。

C 区表示低美誉度,低知名度。处于这种形象地位,表明该组织形象不佳,公共关系下作需从零开始,首先要完善自身,而在传播方面暂时保持低姿态,待享有较好的美誉以后,再着手大力提高知名度的工作。

D 区表示低美誉度,高知名度,处于这种形象地位,说明该组织处于名声不佳的恶劣境况。公共关系工作应先从扭转已形成的坏名声做起,踏踏实实改善自身,逐步挽回信誉。

6. 危机管理委员会

【答案】危机管理委员会是指危机管理三级组织三级管理的第一级,也是决策机构,由组织中有关方面的中高层领导组成,是一种兼职的矩阵式组织。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危机管理的政策、制作本组织的《危机管理手册》,配备危机管理办公室的人员,检查监督平时危机管理的工作,主持定期的危机管理工作会议,负责处理重大的危机事件等。

7. 网络礼仪

【答案】网络礼仪是指针对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礼节规范,尤其是在新闻组里。网络礼仪不仅要求在讨论中行为要文明,而且还特别根据网络论坛电子信息的特点订立一些指导原则。例如,网络礼仪建议人们使用简单的文本格式,因为复杂花哨的格式并非都能在每个读者的电脑上显示出来。通常情况下,如果你违反了某条网络礼仪,其他网络用户会强烈地提出抗议,以此来要求人人都遵守网络礼仪。对于普通网民来说,遵循网络礼仪是一个网络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准则,专业公关人员更应该做遵守网络礼仪的表率。

8. 邮递地址列表

【答案】邮递地址列表由服务器一端的软件操作,该软件管理列表里所有订户的信息。如果你给这个软件发一封邮件,它就自动将你的邮件发送给列表名单上其他所有成员。订户邮递列表可以是互动的(即每个订户都可以给其他人发邮件),也可以是单向的(允许你向所有订户发信,而限制他们回信或给你发信)。人们可以通过登记加入或者直接把自己的地址加到订户邮递列表名单上,而不必给列表上的每个人单独发信。除了能让公众通过电子邮件根据需要提取信息,还可以用订户邮递列表让公众了解最新的信息并讨论交流。

9. 关系人文主义

【答案】关系人文主义是指人只有从相互关系中才能获得自身的社会角色,获得人性和人的独特性,人是互相依赖的这一本质决定了人必须通过拥抱彼此和紧密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和公益的目的。哲学上讲,人性并不存在于孤立的“我”,它只能在“我”与“他”或“她”相联一起时才能获得。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时,“他们”同时地出现了。可以说,关系人文主义是各种人文主义中最为基本、最为本质的一种人文主义。

二、简答题

10.简述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在全员公关中要牢记的原则。

【答案】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在指导全员公关的过程中,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渗透落实到组织运行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个细节中去。公共关系人员要牢记以下几大原则:

(1)规范化原则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制订出一套待人接物的标准程序,包括有问必答、上门有人接待、办事注重效率等,不管谁是客人,不管谁来接待,无一例外。只有这样,才能为各种关系的正常建立和发展提供某种保证。组织行为规范化实际上是组织根据公共关系的要求,每个员工为满足公众中每个个人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制度首先关照的组织自己的员工,首先要问一问他们的个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了。只有自己员工的需求首先得到满足了,公众中每个个人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努力求得人的需求的双向满足,应该成为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指导全员公关的最高原则。也只有这样,组织日常行为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化”起来。

(2)礼貌化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以礼待人是对对方尊重的表现,这就是说要满足人的被尊重的需要。礼让是获得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因此,要使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光有规范化的标准程序还不够,还必须辅之以礼待人的要求。这是常识,但就是因为是常识,才常常被人忽视。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以礼待人,不仅对公众中的每个个人而言,并且包含了组织员工自身。只有组织内部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养成了礼貌待人的风气,组织才能自觉做到对公众中每个个人的以礼相待。这就是说,只有有了组织内部的礼貌化,才能有组织对外的礼貌化。

(3)烙守谅解原则

组织在运行过程中要同形形色色的公众发生关系,公众中有的个人通情达理,有些个人则可能蛮不讲理。尽管关系状态小一,关系双方角色地位不同,但从满足人的需要考虑,我们应该把日常发生的小摩擦看成生活的佐料和有趣成分,以谅解的态度来看待和解决各种各样的摩擦。在这方面,各种组织都有许多有益的经验,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员工第一、顾客第二”之类的看待顾客服务的新视野。事实上,说要待顾客为“上帝”,说顾客就是蛮缠无礼,组织的员工也要耐着性子,表示“谅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员工也被看作绝顶重要、也被组织的领导和同事常常谅解的。要做到全员公关,只谈“顾客第一”而没有“员工第一”,那只能是乌托邦式的一厢情愿。

11.信息个人化在公共关系中有哪些运用?

【答案】随着网络新闻及其商业应用的日益成熟,用户提高阅读效率的强烈要求使基于用户个体需求的个性化新闻成为一种趋势。即每个人希望从“大众媒体”获取的仅仅是个体所需的信息而不是媒体所推荐的“大众信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商业网站纷纷推出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服务。

互联网为特定个人度身定制信息服务的功能,运用于网络传播,将大有可为。利用信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