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作为传道授业者的教师,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开展逐步深入,健全教师心理素质,关心教师心理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心理健康及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决定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基层学校对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探究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压力源调查问卷,和访谈调研,对分布于3 所中学的272名教职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旨在探求中学教师中的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研究与之相关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
研究发现,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之全国教师人群要低,大部分都属于轻度症状的心理问题。不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普通中学和示范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差异显著;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差异显著。教师的职业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从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心理健康与考试压力、学生因素、自我发展和工作负荷有正相关关系,即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压力有密切关系。教师的职业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师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各个方面要发挥应尽的责任,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辅助调查,去探寻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成因,研究者从主观客观、内因和外因结合进行分析得出对策并针对调查结果,阐述教师心理健康应从三个方面实施具体对策:(1)个人层面:教师要能够正确评价自己,主动适应,提高自身抗挫折的能力;(2)管理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行政领导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3)社会层面:社会各界要给教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